第63章 欺人太甚(第3/3 頁)
,只要不帶牙牌,不拿兵器,不穿官袍,一律視作廢物。若論身後的靠山,當朝首輔徐元,這座山還不夠高麼?
徐驕說:“不要緊張,我只是對老大人大義感染,不由得感慨了些。不過,倒是有件事想請教?”
徐元微微一笑:“說吧。”
“不是請教您。”徐驕說:“是請教這位大理寺卿常大人。”
常奉安察言觀色,心裡有底兒,就問:“看你樣子,應該是個書生,是來帝都秋試的吧,你想知道什麼?”
徐驕說:“敢問大人:徐之義可是定罪的要犯?”
常奉安微微一愣:“曾涉及謀反大罪,但後來查實,當年王子幹謀反一事,不是其本意,乃朝臣勾竄,明帝曾有旨意:王子幹不知者無罪,特意告知天下。”
“所以,徐之義是無罪之人?”
常奉安已經猜到他想說什麼了,瞧了徐元一眼,又說:“也不能這樣講,罪與非罪,要審過之後才知道。當年事發,徐之義攜妻私逃,三法司還沒來得及審問。”
徐元嘆息一聲:“還需要審麼,他少年得志,做了文淵殿大學士,又和王子幹交好,勾連同窗為黨,時常聚集,高談闊論。那些犯了事的官員,都是以他馬首是瞻。唉——”
常奉安說:“老大人莫在憂傷……”
徐驕一聽這話,又問:“照這麼說來,徐之義罪有應得。那何以到了最後,明帝會對這些人平反,大赦呢?”
常奉安無語,徐元說:“那是明帝仁慈,不代表沒有罪。”
“所以你就派人殺了自己的兒子——徐之義?”徐驕說:“常大人,你是大理寺卿,能否告知在下:律法之內,誰有權利殺人?”
常奉安無法作答,因為只有律法能夠判人生死。而律法,則是帝王意志。他們這些官員,公差,還有那些兵士,就像牧羊犬一樣,為主人看著那些綿羊似的百姓。保證不管羊圈裡有多少綿羊長了犄角出來,也不能衝撞主人意志的藩籬。
徐元呵呵大笑:“這是個好問題。天地有道,人命最大。律法可殺人,公義亦可殺人。”
真是個狡猾的老頭。
徐驕拍掌叫好:“敢問老大人,誰能代表公義。”
“自然是朝廷。”徐元說:“朝廷設立衙府,審獄斷案,便是為了維護公義。又恐疏漏,故設立三法司,以督天下。”
徐驕又問:“那麼老大人能代表朝廷麼?”
“你說呢?”
徐驕沉吟道:“那我是否可以這樣理解,只要是個官,覺得一個人有罪,就可以未審先判,將其或誅或關,刑罰加之。因為,他代表朝廷。”
即便是沒有讀過書的,也知道這不是個道理。
徐元微微一笑:“少年郎,現在不是一個官殺人,而是一個父親殺人。家有不孝子,違逆父意,犯下誅族大罪,累積家人。當年徐之義一走了之,其父母兄弟坐受牽連。若非老夫有薄功於社稷,徐家所有人早就先他而去。這樣背上作亂,違逆父命,累及家人者。於法或不至於死,於理,我這個做父親的,卻留他不得。”
人群中一陣騷動,這話說的很有道理。其中有些年紀大的,還記當年的事。王子幹謀亂,帝都之中血洗滿月,多少家破人亡。其中十之八九都受連累的無辜……
徐驕無奈。
殺人就是殺人,誰都沒有權利剝奪別人的生命。他不是基督教信徒,也不是個廢死主義者。但認知上的差別,無法和這些人談論現代文明法治的含義。
因為他知道,有些人想法是很樸實的。我生你,養你,自然也有權殺你。
“那麼徐之義的妻子呢?”徐驕說:“殺自己的兒子,或許還能講的通情理,可連兒媳也殺。我看著怎麼像是滅口呢?”
“駕,駕……”忽然有趕車驅馬的聲音:“怎麼這麼多人堵在這裡,不讓人走路呢?”
徐元護衛怒喝:“什麼人……哎呀媽……”
只聽到兩聲鞭響,那些護衛被馬鞭抽的滾到一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