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 大清水師(第1/2 頁)
在聽到崇禎的話後,王承恩連忙稱是,上前記下內容準備回去之後在加印頒佈天下。
事情到此,這一次的行程便算是完美收官了。
隨後崇禎一行在當地休息一晚,次日原路返回,迴鑾當日免去朝見,途中在沙河行宮停留接受官員朝拜和昌平官吏士紳送行,最後返回皇宮。
而沒多久,崇禎皇帝在祭祖當天怒斥諸神的不作為,並下旨嚴令諸神降下甘露以救蒼天的事便完全傳開了。
而這個自然是楊永明他們在後面運作的,由太子所創辦的報紙在各地大肆宣揚的結果。
至於說那些不認識字的人該如何瞭解報紙上的內容,很簡單,太子在各城專門僱了人每天讀報。
如此一來,既解決了底層百姓不認識字而無法瞭解報紙資訊的困難,同時也為那些窮苦書生創造了崗位。
算是一舉兩得了,而這個辦法自然是楊永明提供的。
而在之後的一段時間倒是平穩,並沒有什麼事情發生,直到四月初九,原本久經大旱的陝西、山西等地,不知從什麼時候起竟然下起了一場大雨。
百姓們歡心鼓舞,而在得知此事之後的崇禎自然也是激動萬分,隨後連忙讓太子用報紙將此事宣揚出去。
同時還有之前崇禎皇帝怒斥諸神,下聖旨嚴令諸神降下甘露以解百姓之苦的事再次被提了出來。
如此一來,整件事情的結果便完全按照楊永明他們的設想進行著,大明自上而下彷彿都陷入了歡樂中。
但與此同時,剛登基為大清皇帝沒多久的福臨帶領著三位輔政王,以及建虜大小頭目離開了盛京。
遠行來到了作為遼東尖尖上的旅順這裡,能夠看得出來,此次建虜上至皇帝及三位輔政王。
下至其他的大小頭目,心情都非常的不錯,似乎之前明軍襲擊遼東腹地的事情已經忘記了。
不過高興也是自然的,因為最近有一個非常好的訊息來了。
那便是作為大清使者的范文程沒有令他們失望,在他和阿巴泰的合作下當真從朝鮮帶來了遼東所需要的糧食。
這代表大清將會很輕易的度過最困難的時期,不會有大饑荒的發生,不過大部分人也都心知肚明。
從朝鮮拿來的糧食也就那些,之所以能夠靠這點糧食度過難關,還得‘感謝’那隻突襲遼東腹地的明軍。
他們讓大清少了很多張消耗糧食的嘴,否則范文程他們帶來的糧食哪怕夠多,也不足以供應整個遼東。
畢竟朝鮮雖然也和大明一樣,同樣以農耕為主,但確是窮的叮噹響,聽說內部還有不少叛亂。
就這樣又能有多少的油水,真要和大明比恐怕連只螞蟻都算不上。
除此之外,范文程他們還真的從朝鮮帶回來了水師,而這也是對於整個大清來說最大的好訊息。
此次他們帶回來了大的戰船兩百餘般,再加上中小型戰船及運輸船共有將近五百於艘。
這些再加上以前孔有德、尚可喜他們從登萊水師所帶來的戰船,總共大約有八百餘瘦左右。
現如今這些戰場全部集結於旅順口這裡,多爾袞他們離開盛京就是要來旅順口檢閱大清的這第一支水師。
從今日起大清隊伍中又多了一支新的兵種,而且幾乎是沒有付出什麼代價便從無到有瞬間擁有了一支將近千餘艘戰船的水師。
這讓他們如何不高興?而且有了這支水師之後,不但可以防守遼東沿岸從而杜絕之前明軍偷襲遼東腹地的事。
同時還可以透過海路,從各地對明國的沿海地區造成危險。
總而言之,從這一刻起整個大清從上而下再一次對未來充滿了期望。
旅順口,這裡停靠著大清新建第一支水師的所有戰船,大小船隻的桅杆林立。
就彷彿是從大海中長出的一片樹林一般密密麻麻,他們隨著大海波濤的起伏,也一同在海面上如同水波一樣高低起伏著。
而建虜們何曾見過這一幕,在看到的第一眼瞬間被震撼到了,在回過神後每一個人都一臉激動興奮的談論著眼前的這一幕。
當然也不能說他們完全沒見過,以前登萊水師強盛之時一千來艘戰船應該是有的。
只不過那些戰船是屬於明國的,是來打他們的,對此他們自然是沒有那個心情來讚美欣賞了。
“有了如此雄偉的水師,對於大明我大清有何懼之?”
“是啊,如此大的戰船想來就算是明國也不會有多少吧!這戰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