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大軍集結,挺進大同攻破天成衛(第1/2 頁)
崇禎十八年六月二十五日午時,經過近三天的行軍,崇禎率領的十三萬京營到達了真定。
與駐紮在真定的李定國會合,在休整了一晚後,第二天一早匯同李定國的十萬大軍,共二十三萬大軍一同開赴太原。
按理來說,崇禎應當在此地多休整一些時間,主要是為了等待山東的黃德功。
顯然他並不打算這樣做,其實就算是與李定國會合也只是順路罷了,畢竟他此次的目的就是想要親自率領京營全殲清軍。
與此同時,孫傳庭、尤世威等人也已經接到了聖旨,開始整頓人馬向太原進軍。
除了此時即將到達太原的崇禎與李定國的二十三萬人馬外,還有黃德功放山東軍。
黃德功的山東軍是由之前他手中的勇衛營所改編而來,這期間收編了原山東總兵劉澤清的人馬。
因而此時的山東軍已經到達了十五之眾,另外還有孫傳庭的十萬秦軍,以及尤世威的榆林軍。
在平定內亂之後,由於收編了李自成與張獻忠的部分人馬,因而此時的榆林軍也達到了八萬之眾。
最後是左良玉的大軍,雖然宣府一戰有所折損,但加上其子左夢庚駐守在大同的五萬人馬。
此時其麾下仍然有十六萬大軍,這各的路人馬加起來總共動員了七十二萬之眾,如此大規模的軍隊調動自然不可能悄無聲息。
花開兩朵,各表一致,我們將時間往前推一點。
離宣府城約二十里左右的一處村莊內,多爾袞的清軍便駐紮於此,當左良玉的潰軍全部逃入宣府城之後。
多爾袞感嘆了一番,便繞開了宣府城按原定計劃,往大同方向前進然後入太原。
這一路上他們屠戮了不少村鎮,獲得了一些糧食鐵器乃至漢人,收穫和剛開始相比還是不錯的。
再加上剛剛獲得了一場大勝,此時的清軍營地內可謂是歡快之極,除了必要的守衛之外。
所有人都顯得輕鬆至極,所有人都享受著今日那場大勝所帶來的果實。
主賬內,多爾袞等主要將領都聚集於此,他們每個人的面前都擺放著在當下還算豐富的食物。
甚至一些人的懷中還抱著一名漢人女子,他們大肆調笑著,明軍還是一如既往的不堪一擊。
至於明軍在戰場上的勇猛以及悍不畏死除了多爾袞以及鰲拜少數幾人,其他人早已被他們拋至腦後了。
似乎一切都回到了崇禎十八年之前的時候,此次入關是和皇太極還在時前五次入關一樣的。
也正是因此,他們這一路上不僅把能帶的鐵器糧食等物資帶上了,也把一路上抓獲的漢人青壯年一併帶上。
按理說,以他們此次的目的是絕對不能攜帶漢人,漢人難以看管而且會大大託慢行軍速度。
甚至當他們與明軍對戰時是絕對會背刺他們的,說到底還是多年以來的習慣以及今日的大勝,讓他們徹底忘記了所要面對的危機。
還以為是如同以往一般,誠然前幾次入關的人數多達十餘萬,雖然幾乎都是一些包衣奴才之類的。
但看管抓獲的漢人是綽綽有餘,對於說明軍的攔截,呵呵。
當然對此多爾袞自然是拒絕的,但架不住一些將領的央求,以及豪格的堅持,再加上如今遼東的情況,最終讓其決定劍走偏鋒。
而這一決定,讓其乃至其麾下的所有清軍差點全軍覆沒。
第二天清晨,清軍早早集結完畢隨後在多爾袞的帶領下再次掃蕩了一番四周。
一番肆虐之後大軍開始向大同府前進,在下午時分他們攻破了懷安衛,殺掠一番後便繼續行軍。
夜幕降臨之時,他們來到了宣府和大同的交界處,此時他們已經瞭解到鎮守大同的正是左良玉的兒子左夢庚。
明日在行進一段距離,便會到達大同府治下的天成衛,只不過這裡除了天成衛之外鎮虜衛也駐紮於此。
鎮虜衛原本駐紮在後世的呼和浩特托克托縣境內,但由於明朝中後期大規模收縮防線。
因此在正統十四年鎮虜衛駐軍便內遷至天成衛,從此兩衛同駐一城,加強了京師西北防禦。
在嘉靖二十五年以後,天成衛附近又陸續修築了新平堡、保平堡、平遠堡、樺門堡、永嘉堡、瓦窯口堡、鎮寧堡、鎮口堡等軍堡,防線可謂是層層駐防風雨不透。
至於人數,明朝時期一衛是五千六百人,因而光是這一小塊地方便駐紮了一萬一千兩百人。
當然,以上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