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 再起波瀾(第1/2 頁)
回到大明這邊。
自上次崇禎在楊永明的幫助下,借祭祖之名怒斥諸神,算是變相的幫百姓們出了一口惡氣,從而得到了百姓的認同。
而在之後,陝西等多處乾旱受災嚴重之地,確實在聖旨規定之日接連降下甘露。
如此一來朝廷藉此事頓時收穫了不少人心,甚至在民間有傳出當今皇帝乃天降聖人的說法。
當然了,這裡面肯定有朝廷作為推手的,但不管怎麼樣結果是好的。
最主要的是,陝西等多處受乾旱的地方,在經過第一次降雨之後,開始慢慢有所好轉。
而土豆,番薯也已經在朝廷的幫助下全面推廣,各地受到戰爭損壞的地方也開始了重建。
總之,如今看來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
朝堂之上,崇禎滿面紅光坐在上位之上,下方文武百官左右有序站好。
就在剛剛不久,崇禎向百官提出了土地國有化,以及商稅和遺產稅等一系列的新政策。
崇禎此舉算是提前看一下百官的態度,但更多的算是一個訊號。
在聽完崇禎的提議後,朝堂頓時嘈雜了起來,有贊同的,有反對的,當然也有保持中立的。
贊同派與反對派互不相讓,各有各的理由,而一些有眼力見的看到三輔六部都未出聲。
因此也都未出聲,這些算是中立派的了。
眾人吵鬧了一番,發現站在最前面的那幾人都未出聲,皇帝也只是坐在上頭平靜的看著他們,並未多說什麼。
眾人頓時感覺不對停了下來。
崇禎這時才發話道:“好了,都安靜下來吧,看來諸卿對於朕的提議看法各不相同。
不知三輔和六部尚書是什麼看法?”
三輔和六位尚書聽到此話當即明白該自己上場了,幾人出例高聲道:“陛下的提議於國於民都有大益,臣等贊同。”
眾臣見此當即明白,陛下和這幾位肯定提前開過小會議了。
那些原本的贊同派此時自然是高唱咐議,而原本的中立派也是連忙出來戰隊。
而反對派在這種情形下自然是沒話了,他們現在能做的就是等下朝後,儘快將這個訊息告訴自家身後的家族或金主。
崇禎見此滿臉笑意的點了點頭:“既如此,那就由內閣及六部共同商議,儘快拿出一個章程上報。”
“遵命。”
其實在那天暖閣會議之後,他們九人便一直以楊永明提出的為核心不斷完善補充著,到今日為止已經差不多了。
崇禎滿意的點了點頭,隨後話音一轉說道:“另外,朕覺得我明朝官員俸祿太低。
致使貧困官員難以生存,也就無從談起全力報效朝廷百姓,因此朕決定從下個月起。
官員俸祿在其原本基礎上提升三點五倍。”
百官聽此頓時差異無比,就連三輔六部也是如此,畢竟楊永明說俸祿問題時他們可不在場。
沒想到老朱家如今居然如此的大方了,下方的官員一個個暗道。
而這對於他們來說這是好事,自然不會有誰不長眼的站出來反對。
而早朝開到現在基本上是可以結束了,然而正當崇禎準備退朝之時,去突生意外。
只見崇禎正準備示意王承恩退朝,確見殿外傳來了動靜。
“八百里加急!!!”
隨著一聲八百里加急,原本還歡聲笑語的朝堂頓時安靜了下來,八百里加急自古以來就是用於重大事件。
可是如今大明最大的內患李自成、張獻忠已經歸降,至於一些小的山匪叛軍什麼的這些時日也基本被清繳的差不多了。
如今大明唯一的敵人就只剩下遼東的建虜了,可在之前豫章郡王率領隊伍偷襲遼東腹地。
使建虜損失巨大,而且現如今剛剛開春,最主要的是東江鎮現如今已經基本重建完畢。
建虜怎麼敢在這種時候進攻大明的呢,眾人找不到頭緒只得將目光看向殿外。
而剛準備起身的崇禎也重新座了回去,皺著眉頭一臉凝重的看向殿外。
隨著聲音的拉近,一個風塵僕僕的軍卒出現在眾人的視野中,只見其飛奔入殿行禮道:“啟稟陛下,北直隸八百里加急。”
“呈上來。”
軍卒連忙取出信件舉過頭頂,王承恩則是疾步上前接過信件,同時讓人將軍卒帶下去休息。
崇禎接過信件連忙翻看起來,看完之後臉色已經十分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