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原之戰6(第1/2 頁)
正當多爾袞與豪格等人打算先返回營帳內,慢慢等待城內的戰鬥結束。
此時在外警戒的斥候快速來報,在他們大營的後方十餘里處,有一支騎兵正向這裡疾馳而來。
多爾袞聽此連忙起身帶著眾人走出營地抬眼看去,此時那支騎兵距離他們的大營大約還有八九里左右的路程。
雖然距離比較遠,但他們此時地處平原,再加上騎兵賓士所激起的滾滾煙塵,可謂是一目瞭然。
此時多爾袞已經掏出望遠鏡進行檢視,當看到這支騎兵打著京營的旗號時眉頭下意識皺了起來。
身邊眾將領看到多爾袞放下望遠鏡後連忙詢問。
“這支騎兵打著皇帝的旗號,而且看其陣勢應有萬餘人。”多爾袞有些沉重的說道。
眾人聽此心中不免一驚,這些人則下意識看向後方的城池,此時城內的廝殺動靜絲毫不算弱。
這也就意味著短時間內這場戰鬥不會結束,但眼下這支騎兵的出現讓他們不能再這樣等下去了。
畢竟明國皇帝及其大軍很有可能就在這支騎兵的身後不遠處,眼下他們只有兩個選擇。
一個便是下令讓城內計程車兵都撤出城外,這沒什麼好說的,第二個則是把營地內的騎兵也全部壓上。
以此儘快的解決戰鬥,然後北上離開這個明軍精心準備的戰場,但這樣做的話風險極大。
若是沒有在明國大軍趕來之前結束戰鬥,那他們將會成為甕中之鱉,被明軍困在城內。
然後等待他們的結局必然是全軍覆沒,這個結果他們是承擔不起的,畢竟他們此次可是整整帶出來了六萬人馬。
要知道此時的大清總兵力也不過十四萬左右,如果都折在了這裡對於整個大清的打擊可想而知。
而這也是多爾袞一直不願意和崇禎進行正面決戰的最大原因。
至於說賭一把,他們看了眼已經可以說是近在咫尺的騎兵後,內心都搖了搖頭,他們可不認為自己能在幾分鐘之內就解決戰鬥。
此時眾人都看向多爾袞,等待他下達的指令。
“豪格你即刻去城內讓阿濟格他們退出來。”在眾人的目光下多爾袞對豪格說道。
“而你們幾個即刻去集結人馬準備應敵,為阿濟格他們撤除城內拖延時間。”多爾袞對滿達海及鰲拜幾人說道。
眾人因應後便即刻退去,此時的營地內只剩下了騎兵,而騎兵的集結是比較緩慢的,不要說後面還要提速。
當鰲拜剛集結完萬餘人左右時,明軍的騎兵離他們大營只剩下四五里左右的距離了。
就這還是最快的,而且其中一半左右人馬一直都是處於待命狀態。
鰲拜看著已經極近的明軍騎兵,當既轉頭對還在集結人馬的滿達海道:“我先去上去阻攔他們拖延時間,你儘快追上來。”
“好。”
隨即鰲拜在營地內便開始提速,向著迎面而來的明軍騎兵衝去。
再看對面,這次突然出現的騎兵確實就是京營的騎兵,領頭的將領則是之前屢立戰功的薛鴻軒。
其實他出現在這裡跟黃德功有很大的關係,在黃德功決定退守太原和晉城之時。
便將他的決定以及之前所發生的每一戰寫成戰報,然後讓人快馬加鞭交給崇禎。
在之後,崇禎與眾將商議後,決定派薛鴻軒率領一萬騎兵先行一步支援黃德功。
沒錯,在薛鴻軒身後並沒有什麼大軍,不過清軍並不知曉並。
另外崇禎自然將這個訊息派人快馬告知黃德功。而當清軍打算走晉城這條路時。
黃德功便立馬派人將這個訊息告知趕來的薛鴻軒,讓他直接前往晉城。得到訊息後的薛鴻軒更是日夜馬不停蹄。
最終在晉城即將陷落之時到達了這裡。
薛鴻軒看著遠處開啟的城門以及城內飄起的硝煙,他知道自己還是來晚了一些。
不過看清軍的反應以及城牆上插著的旗幟時,他便明白還有機會,看著匆忙集結並向他們衝來的清軍。
薛鴻軒手一揮一聲令下,將士們便從馬背上直起身子,而後將背在背後的燧發槍拿至手中裝填火藥。
這個動作他們早就已經練了不下百次了,馬背上裝填火藥對於別人來說很難,但對他們來說也算是信手拈來了。
當他們在打完第一輪後,便會立即抽出馬刀,而當薛鴻軒正在與清軍廝殺時,豪格早已率領親衛尋找阿濟格了。
當豪格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