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大明之拯救崇禎 > 第三百九十二章 仁祖之死

第三百九十二章 仁祖之死(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明末:懶漢的逆襲人生重生太子,開局竟勸弟弟們搶皇位諸天穿越,從慕容復開始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從霸主尼多王開始傲視群雄水滸:開局買下樑山,造反不招安三國如煙穿成獵戶後我養了未來首輔戲說嬴政天子寧有種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星穹鐵道:此生只為知更鳥楊建波唐朝風雲傳奇崩鐵:是藏劍不是魔陰身情牽盛世戀歌家父崇禎不聽勸,開局秒變太上皇祖龍修仙我監國?上朝簽到人物卡人在錦衣衛,開局領悟洗髓經三國:從佃農開始橫推天下!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穿越紅樓後我竟然六元及第

李過率領一萬騎兵及朝鮮義軍,共兩萬餘人兵臨漢城下。

城頭上,朝鮮人看著城下的大軍紛紛面露懼色,尤其是那密密麻麻的明軍騎兵,更是讓他們面露震撼之色。

如此多的大明天兵,難怪那些個平時耀武揚威的清軍也被打了回來。

當年明軍也曾來過漢城,只不過那時候是來幫他們來救援漢城的,而現在則與之相反了。

城牆下,李過看著眼前的漢城揮了揮手,隨後範文成與金鉽被軍士壓至陣前跪下。

而後拔出配刀,手起刀落極為乾脆的結果了二人的性命,這一下讓本就畏懼的朝鮮人心中更是膽寒。

“都給我動起來,備戰,備戰,聽不到嗎?”這時清軍出聲呵斥,手中的鞭子抽向身邊愣神的朝鮮人。

在清軍的呵斥與鞭打下,朝鮮人緩緩動了起來。

而此時有些狼狽的多鐸看著城外的大軍面色陰沉無比,明軍再加上那些個朝鮮反賊規模應有兩萬餘人。

人數很多,但如果在正常情況下這並不算什麼絕境,畢竟這2萬人中一半都是那些朝鮮反賊。

這些個反賊最多也就被那些個明狗當做炮灰罷了,以他們的實力和膽量形不成多大威脅。

真正有戰鬥力的也就那1萬明軍,但這是攻城戰,他們的戰馬也就沒有了用處。

離了戰馬這戰鬥力自然要打上一些折扣,再加上這漢城乃是朝鮮的王城,城牆自然是十分堅固的。

只是可惜,對面確實是這樣,自己這邊兒卻並非屬於正常情況了。

多鐸看著這些來來往往的朝鮮人,就如之前所說的一般,現在的朝鮮軍乃是當年他解散了朝鮮朝廷的軍隊後。

重新挑選青壯組建的,主要就是用這些朝鮮人來幫助他們控制其餘的朝鮮人,就和當年他們佔領遼東一般。

畢竟他帶來的人面對整個朝鮮來說還是太少了。

另外這支新的朝鮮軍自從其組建之後,他從沒有訓練過,至於武備嘛那就更不用說了。

因此如今作為守城主力的朝鮮軍,一個個衣衫襤褸,手中拿著有和沒有都一樣的的武器。

而且一個個面色驚懼,沒有絲毫的戰意,指望他們守城,恐怕等明軍發起進攻後。

他們第一時間便會投降,甚至開啟城門。

此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問題,那便是城牆,如今遼東的情況不容樂觀,他擔心這朝鮮會趁著大清虛弱時,暗中再次歸順於明朝。

倒時他大清又要花費一番功夫來攻打,而這堅固的城牆又勢必會讓他們付出一些代價。

因此在他來到朝鮮後,這城防便被他徹底廢除,而城牆也再沒有被修繕過了,至於守成的器械就更不用說了。

也就是說如今這一系列的情況都是他有意為止,這算是深謀遠慮了,只不過如今看起來卻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說實話,現如今他確實是有些後悔了。

如盡他所能倚仗的,只有他麾下的四千步卒了,而想要靠這4000人守住這偌大的漢城,是絕不可能的。

“將軍,這恐怕不妙啊。”鮑承先率領親兵走了過來,一臉凝重道。

多鐸面無表情的看了他一眼,隨即又掃視了一下城牆上的情況,而後轉身下了城牆,只留下數十人在這城牆上看著朝鮮人。

鮑承先見此愣了一下,隨即連忙跟了上去。

下了城牆後,剛走了幾步多鐸便停了下來,對鮑承先道:“你去將人馬聚集起來,然後去王宮找我。”

鮑承先一愣,脫口問道:“那城牆怎麼辦?那些朝鮮人可靠不住。”

多鐸沒有回答他,直接帶人轉身向王宮走去。

不過鮑承先轉瞬便想明白了,以如今的情況看這漢城是指定守不住了,唯一的活路便是集中兵馬殺出去了。

等他率領兵馬來到王城時,便看到平日裡守衛王城的侍衛倒在血泊中,鮑承先隱約猜到多鐸想要幹什麼了。

他讓大軍在此處等待,而後率領親衛向王宮內走去,越往裡走,越多的屍體呈現在眼前。

有侍衛的,有太監的,也有那些宮女的。

而後沒多久,鮑承先來到了朝鮮仁祖平時所待的宮殿外,透過大開的殿門便看到多鐸與他的一眾親衛,將那仁祖及其他王族等人圍於中間。

此時漢王渾身顫抖道:“將軍,為何非要殺孤?孤對於大清一向是忠心耿耿的呀。

自從將軍來到朝鮮後,孤王可從未

目錄
崩鐵:從格拉默開始的炎龍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