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 陷入絕境,欲稱臣(第1/2 頁)
遼東盛京。
今日一早,滿漢蒙凡是有點地位的人全部聚集於崇政殿內,和往日不同是所有人都沉默不語。
似乎今天的主題是沉默。
而在臺階上,作為輔政王的多爾袞三人此時也是沉默不語臉色陰沉至極。
在前段時間祖大壽事件後,他們便派快馬趕往朝鮮,想讓駐守朝鮮的多鐸再次輸送一批朝鮮人來遼東。
他們如今急需擴充朝鮮八旗,以此來增強他們的軍事實力。
之所以如此並不僅僅是為了應對大明,是因為在大概幾個月前,在他們的北方出現了一支人馬。
這支人馬出現後,便頻頻騷擾他們的邊境,在剛開始的時候他們還有所收斂,只是時不時的騷擾一番。
然而在最近這段時間,這支突然出現的人馬似乎是察覺到了他們內部的空虛。
開始變本加厲,甚至開始和他們大規模的作戰,侵佔他們的土地。
要命的是這支突然出現的人馬中有一支騎兵,極其的厲害,就連被稱為天生騎手的蒙古騎兵都不是他們的對手。
哪怕被他們引以為傲,稱之為精銳中的精銳的索倫兵,都難以和其抗衡。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十次交手五六次都是以他們失敗告終,剩下幾次也只是勉強和對面打個平手。
而在這些戰役中,對面的騎兵可以說發揮了非常大的作用,如今和明軍交手已經不似當年那般了。
而現在又突然出現了這麼一支來歷不明的軍隊,不知道對面的身份,同時還打不過對面。
這讓他們十分的憋屈,最要命的是這支來歷不明的軍隊還十分殘暴,尤其是那支騎兵。
所過之地可以說是燒殺搶掠,一個不留,這讓他們體會到了當年明軍面對他們的那種無力感。
多爾袞不知道的是,這支突然出現的軍隊其實是沙俄開拓團,而那支騎兵則是大名鼎鼎的哥薩克騎兵。
這支騎兵在原歷史上可以說是非常的強大,有傳言在後世大名鼎鼎的拿破崙也曾在其身上吃盡苦頭。
甚至坦言道,如果他擁有哥薩克騎兵,那麼我就能夠所向無敵,甚至稱霸世界。
當然也許有所誇張,但是從這也可以看出他的強大,而且相比於蒙古或者說是其他民族早早退出歷史舞臺。
哥薩克騎兵卻是一直撐到了二戰時期,從這裡也可以看出他的強大。
只不過哥薩克沒有國家概念,軍紀奇差,完全是僱傭兵屬性,並且不管是在沙俄本土還是在其他地方,他們都極其喜歡燒殺搶掠。
因此不管是敵人還是他們自己人,對於他們都是感到深惡痛絕。
在原歷史上,這支沙俄開拓團應該是在1643年便對遼東進行了侵略,只不過如今因為楊永明一切都發生了轉變。
現如今在這個時間點,大明一切安好,建虜自然不會將兵力全部放置於大明邊境,隨時準備入關。
甚至因為接連的失敗,要將兵力進行收縮防禦,因此在這條時間線上,遼東這個時候並不空虛。
所以沙俄的開拓團並沒有在原歷史時間線上進行侵略,直到現在,大清的接連失利,他們的軍事實力受到折損。
更是為了防備大明,把大量兵力放置在遼東走廊以及沿海那裡,致使內部空虛,就更別說北方了。
沙俄的開拓團正是因為看到了這一點,才在此時對遼東發動了侵略。
這一下讓本就被動的遼東,更加的腹背受敵,因此他們才想著讓多鐸再徵調一批朝鮮人來遼東,以擴充朝鮮八旗軍。
只不過讓他們沒想到的是,朝鮮已經被大明給拿下了,多鐸帶去的人馬全軍覆沒。
而多鐸本人包括範文成、鮑承先全部戰死,在剛得知這個訊息時,多爾袞幾人初時錯愕,雖既便暴怒不已。
朝鮮的丟失,打破了他們最後的幻想,也是壓垮他們最後的一根稻草。
三人在平復心情後,便立即召集所有人到金鑾殿議事,在將訊息告訴眾人後,便出現了最開始的一幕。
多爾袞看著下方沉默的眾人,率先打破沉靜道:“諸位,我大清如今已經陷入了十分危難的境地。
此次召集大家便是為了商討這脫困之法,有任何想法可暢所欲言,若是有效必有重賞,就算說錯了,也不會有任何責罰。”
此話一出,大殿內的眾人開始與身邊之人三三兩兩的討論起來,但是一直過了許久也不曾有一個人站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