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大明之拯救崇禎 > 第四百零六章 攻城前夕

第四百零六章 攻城前夕(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諸天穿越,從慕容復開始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從霸主尼多王開始傲視群雄水滸:開局買下樑山,造反不招安三國如煙穿成獵戶後我養了未來首輔戲說嬴政天子寧有種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星穹鐵道:此生只為知更鳥楊建波唐朝風雲傳奇崩鐵:是藏劍不是魔陰身情牽盛世戀歌家父崇禎不聽勸,開局秒變太上皇祖龍修仙我監國?上朝簽到人物卡人在錦衣衛,開局領悟洗髓經三國:從佃農開始橫推天下!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穿越紅樓後我竟然六元及第皇帝年少,我從安南開始挽天傾趣翻三國之軍師有奇謀

九月二十日,楊永明與孫傳庭在海洲衛匯合合軍。

休整一日後,便繼續向遼東都司也就是遼陽進軍,收復遼陽後,略微修整一番後。

大軍便再次動身,全速向瀋陽也就是建虜的都城,盛京挺進。

數日後大軍抵達瀋陽中衛城下,同時與祖大壽匯合,多爾袞與濟爾哈朗二人得知明軍兵臨城下後,連忙上城牆檢視。

只見那護城河的另一邊,無數的明軍分成難以計數的軍陣,整齊地列在那裡。

數量之龐大,密密麻麻一眼望不到邊,遮天蔽日的軍旗迎著冷風飛舞,獵獵作響。

極遠處還有塵土飛揚,應當是明軍行軍時所濺起的塵土。

看著城外明軍的陣容,多爾袞等人面色沉重,其餘士卒一個個面色有些發白。

一些心理防線差膽小的,此時握著兵器的右手都在微微發抖,其中以朝鮮兵最為明顯。

看著城外明軍的龐大陣勢,一個個彷彿腳都有些軟了。

“傳令下去,所有人即刻做好防守準備。”多爾袞沉聲道。

“渣!”

而明軍這邊,在楊永明的命令下80萬大軍將瀋陽城團團圍住,人馬到位後大軍開始安營紮寨。

而後楊永明此時帶著太子孫傳庭等人,在諸多護衛的保護下來到距離護城河十餘米左右的距離,用望遠鏡觀察起了瀋陽城的防禦措施。

這最先映入眼簾的不用說自然是護城河了,據楊永明所知,這條護城河原本是九米寬左右。

後來皇太極將其拓寬至四十八米左右,不過這對於一些威力大的重型火炮來說不算什麼。

就更不用說如今大明擁有線膛的重型火炮了,唯一有點兒棘手的便是過河了。

如今橋面上唯一的道路已經被清軍給收掉了,按照孫傳庭的說法,唯一的辦法便是讓士卒做沙袋填河。

而這也是自古以來,進攻方面對寬闊的護城河的唯一的辦法。

而護城河的後面便是羊馬牆,這羊馬牆可以說是緊貼著護城河的邊,因此就算是過了護城河,也無法直接登上對岸。

羊馬牆並不高,僅僅只有1米到人的肩膀處罷了,但它的厚度卻也有1米,因此他能很好的保護防守方並且阻擊進攻方。

楊永明透過望遠鏡可以看到,在那羊馬牆上每隔一段距離便架設有一門火炮。

看其炮口和壁厚,應當都是千斤的重炮,粗略估算一下,整條羊馬牆上的火炮應當有二三十門左右。

羊馬牆的後面便是甕城了,雙方之間的距離大概七八米左右,因此當羊馬牆失守後,駐守的清軍將可以第一時間退入城內,在甕城的兩側有敵臺。

其後面便是真正的城牆了,當然不管是甕城還是敵臺,都與後面的城牆是連線的。

因此只要登上了甕城或者是敵臺的城牆上,便可直接殺向主城牆,另外這些城牆上自然也架設有火炮。

楊永明看著這些,最終輕笑道:“這建虜準備的還真充分,若我大明在變革之前。

面對此城的話必然是一番血戰,就算贏了也必然是傷亡慘重。

只不過現在嘛,呵呵。”

楊永明輕笑著搖了搖頭,其餘人互相對視了一眼,也只是輕笑著搖了搖頭並沒有說什麼。

在之後,楊永明他們又前往其他三面城牆檢視了一番,其防禦部署都大差不差。

返回建造好的營地後,楊永明便下令全軍制作沙袋,以做填河之用,今天剩餘的時間就是用來做好攻城前的準備。

入夜後全軍早早休息,以養足精神應對來日的戰鬥,至於說清軍是否會夜襲,楊永明他們並不擔心。

因為護城河上唯一的道路石橋已經被清軍給毀掉了,沒錯就是石橋,吊橋一般都是使用於正常的,七八米寬的護城河上的。

而像瀋陽城這種40多超寬的護城河,它都是有固定的石橋或道路的,等到敵人來臨時便會將它毀掉。

眼前的瀋陽城便是這種情況,因此楊永明他們絲毫不擔心清軍會夜襲,當然,除了以上兩種有一些它是本身就有出路的。

畢竟不是所有的護城河,都是完全圍繞整座城池。

等到第二天天一亮,在用完早食之後明軍動了起來。一門門火炮被推出營地,然後固定在昨天早就已選好的位置上。

他們距離護城河邊還有一段距離,在這個位置上,他們能打擊到對面的羊馬牆。

但對面的火炮卻打不到他們

目錄
快穿之年代旅行記末世追妻攻略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