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敲打王承恩(第1/2 頁)
王承恩領旨後,便準備前去執行。
這時楊永明叫住了他,對其說:“在史書中記載了一件事情十分有趣,王公公可以聽一下。”
眾人聽後都好奇的看向楊永明,王承恩也是恭敬的說:“請先生賜教。”
楊永明道:“王公公可知道曹化淳?”
王承恩聽後回答道:“知道,曹公公前些日子蒙陛下天恩,回鄉養老去了。”
楊永明點頭笑道:“我所說的這件趣事,便是關於曹公公的事情。
在甲申五月,清軍入京,為崇禎皇帝后發喪三日,追贈廟號懷宗。
而此時曹化淳早已離開北京,回到家鄉了。
十月,順治移駕北京,曹化淳赴都上疏,請妥善處理懷宗帝后陵寢,經恩准,委內官監冉肇總理其事。
此時順天府楊博,宛平楊時茂等分別上疏參告曹化淳“開門迎賊,賊入城,挺身侍從。
今清入都,又復侍從,此賣國亂臣,雖萬斬不足服萬民心。”
曹化淳上疏辯誣,奏辯甚力。
奉旨“曹化淳無端抱屈,心跡已明,不必剖琛,該部知道。”
甲申之後,啟門之說,仍廣為流傳。
曹公公閱讀南方傳來的野史筆記時,見仍有捏誣之語,深恐流傳既廣而秉筆者不加確察,便成無窮之穢。
遂於康熙元年去世前,作《被誣遺囑》及《感懷詩》四首,用於自辨。
其中有一首詩:“報國愚忠罔顧身,無端造誣自何人?家居六載還遭謗,並信從前使不真。
王公公你說奇不奇怪,那時曹公公已經身在天津,並且住了六年之久。
那些東林黨人,是怎麼知道他為李自成開門的呢?”
王承恩此時已經是惶恐不已,他已經明白,這是劉永明在敲打與他。
告訴他,讓他不可像以前那些人一樣,和東林黨交好。
楊永明看他的樣子,便知道他已經明白了。
隨後繼續循循善誘道:“陛下想讓王公公做的是另一個魏忠賢,是手裡的一把刀。
確實,他最後的結果是不得好死。
可不要忘記了,那是因為他不得不殺,但最重要的原因還是沒有得到陛下的信任。
而且天啟皇帝在時,魏忠賢有多大的權勢?有誰能夠動他?這可是有目共睹的。
我知道,以前那些人都是為了給自己留一條後路,一朝天子一朝臣,這句話也沒有錯。
可王公公你別忘了,你可不一樣。
在這整個皇宮,甚至整個大明之內,陛下最信任的人,除了我之外恐怕也只有你了。
要知道,你可是與陛下有過命的交情。
再說上一句大不敬的話,就算有一天陛下駕崩太子登基,可太子的大伴有公公忠心嗎?
這個誰也不知道,但王公公的忠心可是有目共睹的,陛下,太子他們都知道。
到時太子會用誰?總不可能放著王公公一個絕對忠心的人不用,而去用一個不知是否真的忠心於自己的人吧。
兩代帝王的信任,公公還需要擔心什麼嗎?
而且要知道,史書上可是記載了。
公公死後就葬在陛下的陵墓旁,而且之後的君王,也是對於公公稱讚不已啊。
像這等榮耀,古往今來有哪個宦官可曾得到過?公公想清楚啊!”
崇禎這時也明白了楊永明的意思,隨上前拍了拍王承恩的肩膀說:“永明說的是,你的忠心朕與太子都知道。
大伴只管用心辦差,日後朕的陵墓旁,必有大伴的一席之地,太子…”
朱慈烺這時也上前道:“王大伴放心,本宮知道王大伴是我天家最信任的人。”
王承恩聽到這些話,想到影片中對於自己的評價,以及日後將能與帝王同席一處。
而現在又得到了兩代帝王的信任。
頓時間難以自控,連忙拜伏於地,哭著說:“老臣定然會為陛下,太子,為我大明赴湯蹈火。
如若有半分私心,必然豬狗不如,死無葬身之地。”
隨後又行一禮,便離去。
太子這時問道:“先生,王大伴忠心無比,為何還要敲打於他,是為了讓他無後顧之憂,盡心辦差嗎?”
楊永明見崇禎與公主皆看向於他,便說:“這只是其一,除了這個之外還需要錢。
我之前說了,我們不管要做什麼,都需要大量的金錢做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