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辨論(第1/2 頁)
一群人怒氣衝衝的來到了正堂。
領頭的人正是孫世瑞,他身後跟著的幾人是他的同窗好友,這是一副憤怒不已,同仇敵愾的樣子。
幾人一臉不善的看著楊永明以及陳奇瑜二人,心想這二人是什麼人,竟敢在總督府大放厥詞。
隨後看到楊永明如此年輕,心中不由有些輕視,雖然心中憤怒,但面上禮節還是做足了。
隨後才質問道:“我輩之人皆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為心中理念。
我與我的好友更是飽讀聖賢經典之書,剛才我與我的好友所說雖然有些過了,但卻是事實不是嗎?
雖有所偏激,但也是為了朝廷而憂慮,為何在兄臺眼中變得如此不堪?
更何況,我觀兄臺是與我等同輩之人,甚至比某小上幾歲,不知有何事蹟竟敢輕視我等,還望給個說法。”
孫世瑞身後的幾人也是七嘴八舌的譴責,甚至說楊永明如果為官,定然是禍國殃民之輩。
然後又擺出一副今天你不給個說法就別想脫身的架勢。
而孫夫人在看到孫世瑞時就知道要出事兒,連忙想出聲呵斥,但被楊永明制止了。
此時的楊永明在聽完了幾人的話後笑道:“我難道說的不對嗎?千百年來有多少人是如此。
在讀了幾本書之後就以為自己能夠治理天下,以為書中所講述的道理就是治國的信條。
以為自己是如同管仲,樂毅,諸葛亮等那種絕世之才,想象著和他們一樣談笑間強擼灰飛煙。
以為自己能夠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然而事實卻是他們既不知錢糧,又不懂兵事。
可他們自己卻從不自知,你們說對嗎?”
楊永明不等他們反駁,繼續說道:“至於你身後的這些人,他們真的是為了學業嗎?
恐怕不見得吧,在我看來,他們如此,無非就是想和三邊總督的兒子有些交情罷了。
想搭上你這條線罷了,正所謂大樹底下好乘涼嘛。”
這一下孫世瑞直接勃然大怒,他身後那些所謂的同窗好友,也好似被點破了心思一般惱羞成怒。
一個個再也沒有讀書人的那股斯文了。
這時,一股威嚴的聲音忽然從堂外傳了進來:“世瑞!你等在此作甚?還不快快退下!”
出聲之人正是孫傳庭,那幾位書生看到孫傳庭來了後臉色當即一變,一個個縮首不已,連頭都不敢抬起來。
在見過了孫傳庭後連忙往府外走。
孫世瑞對於楊永明的話心中不服自然不願退下,正當他準備開口反駁時卻見自家父親對楊永明拱手微微拱手。
“見過楊大人。”
楊永明見此不敢做大連忙回禮:“孫大人真是折煞小子了,只需稱呼我為永明就好了。”
他明白,人孫傳庭之所以如此對自己,一是因為皇帝的原因,二是因為自己入了他的眼。
要知道,三邊總督這個職位已經是整個大明朝文武官員最高的一批了。
孫傳婷自然笑著應承。
隨後,楊永明指了一旁的儒袍中年人說道:“孫大人還認識這位嗎?”
孫傳群仔細打量了一番,隨後有些驚訝道:“你是,陳大人?”
陳奇瑜拱手行禮,隨後一臉苦澀說道:“孫大人抬舉了,老夫如今只不過是待帶罪之身罷了,哪裡還敢稱大人。
陛下仁慈,念及往日情分給了老夫一個機會,為此次大戰出謀劃策,用以贖罪。”
孫傳庭也是感嘆道:“是啊,當年的車廂峽一戰,陳大人幾乎已經是立下了不世之功。
可惜最終還是功虧一簣呀,自身也落得如此下場。”
隨後孫傳庭又話鋒一轉:“但也不必太過自責,如今陛下既然再次啟用陳大人,那就說明陛下的心中還是有陳大人的。
如今我們精誠合作,往後還望陳大人多多指教,到時消滅流賊,再造我大明河山啊。”
在大明的官場上,說實話孫傳庭真正佩服的沒有幾個,雖然陳奇瑜的品質令他所不喜。
但不得不承認他確實有能力,可以說如果沒有陳奇瑜、洪承疇這些人,恐怕流賊不知比現在強大多少。
甚至大明還在不在恐怕都不好說。
況且陳奇瑜如今也落了難,從風光無限的二品大員變成了階下囚,這也算是為他自己的行為付出了代價。
再說了,各種劇烈的落差也不是一般人能扛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