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第1/2 頁)
楊永明看到吳三桂如此笑了笑:“吳總兵不必緊張,朝堂中並沒有人誣陷吳總定。”
“那陛下為何?”
楊永明擺了擺手:“這些年來,大明內憂外患風雨飄搖,其實明眼人都能看出大明已經支撐不了多久了。
因此有著不少將領開始擴充套件私軍擁兵自重,一個個拿著朝廷的軍餉,打起仗來卻都想著儲存實力。
仗著朝廷需要他們平定賊寇,以及他們手中的兵馬一個個肆無忌憚,您說對嗎?吳總兵?”
吳三桂剛想說些什麼,卻見楊永明揮了揮手繼續說道:“吳總兵不必多說什麼。
這裡就咱們兩個人,至於陛下以及朝堂上的諸公,沒有一個是傻子,咱們心裡明白就行了。
其實這也無可厚非,畢竟不是所有人都願意跟隨著王朝的覆滅而一同殯葬的。
大家總要尋找新的靠山,為自己的以後著想嘛,至於一些有著大野心的人嘛,呵呵。
但那是之前,如今天下的局勢已經有所變動,吳總兵隨在邊關,但我相信對於內地的局勢變動應該還是有所耳聞的吧。”
此時的吳三桂早已恢復了之前的冷靜,聽到楊永明的問話,輕輕的點了點頭。
楊永明繼續說道:“如今闖軍已經被朝廷徹底覆滅,李自成如今就被陛下帶在身邊。
張獻忠如今被困在蜀地,陛下正親率大軍前往,因此平定他也不過是時間問題。
到時便能集全國之力對付建虜,當然了,在那之前肯定是先要清除掉那些擁兵自重不聽調令的將領。
而陛下讓我來此就是想問一問吳總兵的態度,陛下對於吳總兵還是抱有很大的期待的。
當然,您麾下的關寧鐵騎也有一部分原因,但更多的還是你這個人,畢竟大明現在極其缺乏能征善戰的武將。
而你能走到今天這一步,都是靠著軍功一步步累上來的,因此你的能力陛下還是知道的。
也許你不相信,陛下讓我來此說這些話,更多的原因還是心中覺得吳總兵的心還是更偏向於大明的,至少現在是這樣。”
“好了,多的我也不說了,希望吳總兵能夠做出正確的選擇,另外這裡還有一封陛下寫給吳總兵的親筆信。”楊永明看著一直沉默的吳三桂說道,而後又拿出一件信封放在吳三桂的面前。
此時的吳三掛才回過神來,看到正起身準備走出書房的楊永明,連忙上前一併出了書房後喊到:“來人,快給大人收拾房間。”
然而楊永明卻擺了擺手:“不必了,行軍在外我更習慣住在軍營中。”
“那我送大人。”
送走了楊永明的吳三桂,再一次回到了書房之中,坐在椅子上的他一遍又一遍想著楊永明說過的話。
他不知道這些話是真是假,但就如楊永明最後所說的,現在的他確實有一些小心思。
但絕對沒有背棄大明的想法,至少現在是如此的,若是現在讓他在流賊建虜以及大明三方中選擇。
他還是更願意跟隨於大明。
想了許久的吳三桂最終看向桌上的信封,最後他便開啟信封,掏出裡面的信件讀了起來。
內容並不多,首先便是詢問他是否還願意忠心於大明,如若願意那便一切聽從楊永明的調遣。
並且告訴他此次楊永明統帥三軍擁有便於行事之權,最後則是提了一嘴祖大壽的事。
看完信件後的吳三桂一時間難以平靜,今天所發生的這些事實在是出乎他的意料。
皇帝的此舉實在是太過,激進,吳三桂最終想到了這個詞,不過看這樣子確實是只對自己如此,吳三桂想道。
這一夜的吳三桂註定難以入眠,哪怕是晚飯他都沒心思吃。
第二天吳三桂起了個大早,濃重的黑眼圈預示著他昨晚幾乎沒睡,但吳三桂的心情還是非常錯。
因為他已經做出了選擇,在洗漱完畢後便一人向楊永明的營地而去。
沒多久吳三桂便來到了楊永明的軍營前,隨後在軍士的帶領下來到了楊永明的軍帳內。
“看來吳總兵已經想好了。”
“大人說笑了,末將本就是大名總兵更是世代享受國恩,自當誓死效忠於大明,這有何好想的?
另外陛下在信中說了,讓末將暫時歸於大人調遣抵擋建虜,不知道我們接下來如何佈防?”
“嗯那就好,至於如何佈防,我們如今並不知道建虜的想法,因此暫時按兵不動吧。”楊永明無奈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