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有忠心而無大才(第1/2 頁)
時間往回拉一點。
崇禎下朝之後便回到乾清宮批改奏摺,王承恩則安靜的站立在其側後。
這時一小太監進入殿內拜道:“陛下,東宮侍講李士淳請求覲見。”
崇禎放下筆,此人是崇禎給太子找的老師,現在應該在教授太子讀書,卻來見他作甚?崇禎思索了一下便明白過來。
“傳。”
李士淳進入大殿,行禮後道:“臣李士淳,參見陛下。”
崇禎現在對文官並沒有什麼好感,以前他就是太過信任文官,讓東林黨的人充斥各個職位。
這被他們稱之為眾正盈朝,他被稱之為聖君,自然是欣喜不已,以為如此便可以君臣同心中興大明王朝。
然而事實是他被這些人牽著鼻子走,局勢也一天不如一天,這些被標為正人君子的人貪汙腐敗無所不做。
然而對待國事毫無才能,內鬥卻是一把好手,連閹黨都不如,人家好歹也會做一些實事兒。
你貪汙也好,內鬥也罷,你不願意做,那就讓有才能的人來做啊,可他偏偏就佔據高位指點江山,簡直可惡!
雖然如此,但崇禎透過楊永明知道,李士淳此人雖然有忠心,在文化造詣也確實非常高。
但也只是一個在文化造詣上非常高的儒生,並無其他什麼大才,於是緩了緩說:“李愛卿來找朕何事啊?”
李士淳今日並沒有上早朝,又急忙進宮求見皇上,因此並不知道朝堂上所發生的事情。
他只是聽說有御史今天被杖斃在堂上,這是以前從未有的,雖然他覺得有些許不對,但到底哪裡不對,他也不知道。
要知道,聽說當今陛下是信王時就喜愛讀書,在陛下登基之後,對於文官也是無條件非常信任。
為此,他曾建議陛下甄別群臣,察其優者超擢,劣者處治,陛下對於太子的教育問題也十分看重,對於尊師重道尤為看重。
今日來之前也有了心理準備,以為會要面對皇上的怒火,卻沒想到陛下如此平淡。
李士淳定了定神道:“啟稟陛下,臣今日去東宮教導太子讀書,可發現太子並未在東宮等待。
臣詢問了東宮的宦官,宦官說太子換了便裝一早與伴伴出宮去了,還說陛下說了。
太子不必再讀經史子集了,臣敢問可有此事?”
崇禎有些詫異,沒想到太子真去找楊永明瞭,不過也挺好,至少能學一些有益國事的本事。
崇禎沒有否認,說道:“沒錯,如今流賊四起,國內動盪不堪,因此朕昨日對太子說了。
東宮讀書之事暫且放下,朕給他另外安排了人,讓他學一學對國有利的真本事。”
李士淳聽後愣了一下,隨後說:“如今天下情況,陛下所做並沒有錯,但請容臣斗膽。
太子乃是儲君,是未來的君王,我不知是陛下找何人所教,也不知陛下所說的對國有利的本事是什麼。
臣也知道,如今太子所學的儒學文學,對於現在的局勢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幫助,但他畢竟是儒家經典,其中也有治國之道。
而且陛下,臣覺得如果想做一個聖名的君王,他不應該偏袒於一途,不論是在治國之道,還是在於學問上,都應該胸有成竹。
對於任何事情都應該有所瞭解,有所涉獵,因此,臣在這裡斗膽請陛下三思。”
說罷,李士淳在行大禮,言詞之誠懇,臉色之認真。
崇禎聽完之後緊緊的盯著李士淳,最後認真的想了想,說道:“李愛卿說典籍之中有治國之道,朕覺得不妥。”
還未待李士淳反駁,崇禎接著說:“朕問你,卿讀書數十載,可有哪一本史書典籍告訴卿。
在如今關外松錦大敗,九邊精兵盡失,現要如何抵禦關外建虜?
而我大明國內如今更是流賊四起,現在更是勢大而難已為之,中原之戰慘敗,總督殉職,皇陵被掘,至使大明顏面盡失。
可由哪一本典籍告知如何剿賊?還有朝廷糧餉不足,國庫空虛,甚至想剿賊連軍費都拿不出,又該如何?
卿說書中都有,那麼卿來告訴朕,這些該如何處理。”
李士淳聽的直愣,隨後反應過來後嘴裡發苦,這些事情朝中的那些大臣都無法解決,他又怎麼會有什麼好辦法呢?
於是苦澀道:“陛下,臣無能,並沒有什麼好辦法替陛下分憂。”
隨後看到崇禎眼中的失望之色時,咬了咬牙說道:“陛下,臣覺的雖然關外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