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忙碌的軋鋼廠(第1/2 頁)
大會結束後,雖然工人們心中或多或少還存著些疑慮,但大家都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努力地投入到工作中。
與外面其他廠子的消沉景象截然不同,軋鋼廠裡呈現出一片繁忙的景象。
軋鋼廠內,所有的機床全部都開啟了起來,不管是鍛工車間的傳來叮叮噹噹的敲擊聲。
八十配合著四十的錘子擊打的聲音,在鍛工車間交替的響了起來。
只見鍛工們雙手緊握錘子,肌肉緊繃,每一次揮錘都充滿力量。
汗水順著他們的額頭流下,滴落在熾熱的鐵塊上,瞬間化作一縷青煙。
他們目光專注,緊緊盯著正在被鍛造的鐵塊,根據鐵塊的形狀和顏色變化,適時調整著敲擊的力度和角度。
老師傅們一邊熟練地操作著,一邊大聲呵斥著年輕的學徒:“注意節奏!別亂了分寸!”
年輕的學徒們不敢有絲毫懈怠,咬著牙跟著師傅的節奏,努力掌握著這門手藝。
鉗工車間亦是如此,機床的轟鳴聲和手工打磨的聲音交織在一起。
鉗工們或坐在機床前,操控著機器對零件進行精密加工,或手持銼刀,細緻地打磨著手中的工件。
金屬與工具的摩擦產生出星星點點的火花,照亮了他們專注的面龐。
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傅正拿著一個剛剛加工好的零件,對著一名年輕鉗工嚴肅地說道:“你看看這工差,差了這麼多!重新做!”
年輕鉗工紅著臉,趕緊接過零件,埋頭重新加工。
培訓車間裡劉海中等培訓的老師傅們,在黑板上畫著複雜的機械結構圖,一邊比劃一邊詳細地解釋著工作原理和操作要點。
新工人們不時地做著筆記,遇到不懂的問題立刻舉手提問,培訓師傅則耐心地一一解答。
組裝車間中,工人們有條不紊地將各個零部件組裝成完整的產品。
他們動作嫻熟,配合默契,一個眼神、一個手勢就能明白彼此的意思。
傳送帶上的半成品源源不斷地送來,經過工人們的巧手,迅速變成了一臺臺即將出廠的洗衣機和烘乾機。
同樣在測試車間裡,技術人員們神情專注地盯著儀器上的資料,對組裝好的產品進行嚴格的測試。
一旦發現問題,立刻標記出來,通知組裝車間進行返工。他們深知,產品質量容不得半點馬虎。
整個軋鋼廠就像一部精密的機器,每個車間、每個工人都是這機器上不可或缺的零件,共同協作,高效運轉,呈現出一片熱火朝天、緊張忙碌的繁榮景象。
與軋鋼廠這一片繁忙景象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其他工廠的消沉與懶散。
紡織廠裡,機器稀稀拉拉地運轉著,不少工人坐在工位上無精打采,手中的活兒幹得慢吞吞的。
車間裡瀰漫著一股沉悶的氣氛,偶爾能聽到幾聲有氣無力的交談。
“這活兒幹著有啥意思,能混一天是一天唄。”
一個工人百無聊賴地擺弄著手中的紗線。
“就是,廠裡也沒啥盼頭,幹多幹少都一個樣。”
另一個工人附和著,眼神空洞。
農機廠,車間裡冷冷清清,只有幾臺機器在孤獨地運轉著。一些工人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抽菸聊天,對工作毫無熱情。
整個城市的工業氛圍彷彿被一層陰霾籠罩,唯有軋鋼廠獨樹一幟,展現出蓬勃的生機與活力。
這幾天劉光齊以及劉光齊所帶的技術科也是如此,不停的到處查缺補漏。
畢竟現在的軋鋼廠可是還包含著之前合併過來的分廠,劉光齊現在經常的在總廠和分廠之間奔跑。
只要是任何機器的問題,首先就需要技術科這邊解決,技術科人員要是解決不了,劉光齊就會直接下場知道。
除了已經發生的問題,還有每天劉光齊都會帶著人員,對已有的機器進行例行檢查。
這幾天,劉光齊忙得像個不停旋轉的陀螺。早上天還沒亮,他就匆匆趕到軋鋼廠,連早飯都顧不上好好吃一口。
不過所有的付出幾乎都是得到了正面的反饋。
這天劉光齊忙完了之後,被李懷德直接叫到了辦公室內。
此時的李懷德已經一掃前兩天的陰鬱,臉上都充滿了微笑。
劉光齊走進李懷德的辦公室,看到李懷德臉上那抑制不住的笑容,心裡也鬆了一口氣。
“光齊,快坐快坐!”
李懷德熱情地招呼著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