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無心插柳(第1/2 頁)
隨著時光的流逝,聾老太太的身體每況愈下了;而時常照料她的一大媽呢,此時也患上了嚴重的心臟病,時常上不來氣,經常走著走著就大口地喘氣,再也無力去伺候聾老太太了。
何雨柱這時候家庭幸福,兒女雙全,對未來日子充滿憧憬。心情愉悅的他,感念著聾老太太對少年時期的傻柱的愛護,想著聾老太太已是時日無多,就由自己來送她人生最後一程吧。
其實,聾老太太這個五保老人,行動方面還是沒有多大問題的,只不過是嘴饞了點兒,而易中海為人吝嗇,天天玉米糊窩頭的,聾老太太的胃實在是受不了的,這也是她身體衰弱而走下坡的重要原因,太缺乏營養了嘛。
平時何雨柱就熬些營養粥,禮拜天了熬上一鍋骨頭湯,反正自己老婆孩子也得補鈣加強營養嘛,不過就是給老太太端上一碗而已。就這樣,過了一年,聾老太太的身體竟然神奇地好轉了,健康狀況竟比一大媽還要好呢。
聾老太太身體好轉,又能經常跑出大院去轉悠了,四合院裡的人們紛紛議論起來,三大爺一針見血地指出:一大爺看似平時給聾老太太端吃端喝的,實際上都是些窩頭鹹菜之類的,沒啥營養。年輕人還沒啥,一個八十多歲的老太太不吃好點兒,得不到營養補充,身體能不垮嗎?
許大茂就陰陽怪氣地對大家說:“我看易中海就是做做樣子,矇蔽大家罷了。其實他是想讓老太太早點兒走了,他好得到老太太那間房子吧。真想孝敬老太太,人家糧本和補助都交給他了,他自己又那麼高的工資,想讓老太太吃好些,多活幾年,哪還能辦不到嗎,人家老太太本來就身體硬朗,沒病沒災的!”
眾人聽了,都覺得許大茂說的有道理,嘴上不說什麼,心裡都對易中海非常鄙視。
易中海兩口子聽到這些議論,一大媽是感到羞愧臉紅的,易中海雖然不服氣,可也不敢出去跟人辯駁,因為人家說的到底是事實啊;畢竟眼瞅著聾老太太就要不行了,自己就想給她準備後事了,誰知道這傻柱冷不丁地一插手老太太的日常飲食,這一年下來,聾老太太又紅光滿面地精神起來了。
潛意識裡,易中海冒出一個念頭來:如果傻柱能給自己養老的話,那該有多好啊!
何雨柱並不在意別人對這件事的看法,他只是報恩而已。不管出於真心,還是抱有私心,以前聾老太太確實關愛過傻柱嘛。
於海棠雖然對聾老太太沒有好感,但她到底是受過義務教育的人,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於海棠身上還是具備的。一個孤寡老人,只要不試圖介入自己的家庭生活,只是平時多添一碗水,給她端些飯菜,於海棠還是能夠接受的;反正她也不去端,都是丈夫和女兒去做的。
又過了一年多,一大媽這天突然上不來氣,一下子就憋得暈倒在家裡了。當易中海下班回來的時候,一大媽的身體已經冰涼了。
這是一個可憐又可悲的女人。
因為沒能給易中海生下一兒半女,一大媽一輩子在人前抬不起頭來。懷著對丈夫深深的愧疚,她在家裡活得非常卑微,事事都順著易中海。即便她明明知道易中海做的不妥,只要易中海堅持,她從來都不敢反對。易中海每月工資99塊錢,是全四合院裡工資最高的,可易中海說要把錢存起來養老用,平日裡兩口子窩頭鹹菜吃了一輩子,估計是長期缺乏營養的緣故,才導致這個可憐的女人過早地離開了人世間。
辦完了一大媽的喪事,易中海沉默寡言起來了。而秦淮茹適時地前來勸慰他要節哀順變,並邀請易中海先去她家入夥吃飯,省得一個人飢一頓飽一頓的,再把身體弄出毛病來。
易中海就同意了秦淮茹的建議,去賈家入夥了。
一大媽長期照顧聾老太太,雖然活著的時候,聾老太太並不怎麼待見她;但是,一大媽現在走了,聾老太太卻格外地想念起她來了。
最後,聾老太太竟然躺在床上,一病不起了。何雨柱拉她到醫院全面檢查了一番,醫生說這老太太思慮過度,心力衷竭,恐怕堅持不了多少天了。
回到家裡,聾老太太就躺在床上靜養;這天中午,何曉晨給她端來一碗雞湯和一個饅頭,照顧她吃午飯。
喝了幾口雞湯,聾老太太精神好了起來,她的思緒從一大媽身上又聯想起乾兒子易中海來。於是,她便向何曉晨詢問易中海這段時間的情況。
何曉晨一個小孩子,知道的情況並不多,只是告訴聾老太太,那個爺爺一個人挺可憐的,不過,現在好了,他在槐花姐姐家裡入夥了,天天在那兒吃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