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錄影機帶來的麻煩(第1/3 頁)
進入八十年代,節奏似乎都變快了,一切事物都發展迅速,日新月異,讓人目不暇接。
社會上刮來了港臺風,長頭髮,喇叭褲,錄音機,風靡一時;香港、臺灣的商人們一個個夾著皮包來了。一切都要以經濟發展為中心,發展成為壓倒一切的任務。而民間則有了“一切向錢看”的說法,全民都響應號召,要發財致富了。
這一天,何雨柱來到友誼飯店參加一個歷史研討會,因為有幾個外國曆史學家前來參加,所以會議規格有點兒高,何雨柱是因為發表過兩篇有些影響的歷史論文才被會議破格邀請的。
中午休息吃飯的時候,何雨柱在西餐廳迎面碰到一位珠光寶氣的女港商,那貴婦盯著何雨柱看,何雨柱便禮貌地點了點頭,那女人遲疑了一下,問他:“請問先生貴姓?”
何雨柱這才大膽地看了看她,不覺失笑:“哎喲,婁曉娥!真是沐猴而冠啊,差一點兒我都認不出你這資本家大小姐啦。”
這女人正是婁曉娥。她驚喜地說:“傻柱,還真是你呀!你才沐猴而冠呢,一個廚子,打扮得西裝革履的,來這裡行騙的吧?”
故人意外重逢,兩個人都很激動,就叫了兩杯咖啡,坐下來暢談了起來。
當得知何雨柱上了大學,又留在大學裡當了大學老師之後,婁曉娥簡直覺得是天方夜譚啦。
看著她那滿臉不信的神情,何雨柱不屑地說:“要不說你有眼無珠呢,哥們這樣的大才隱居四合院那麼多年,你竟然沒有看出一點兒端倪來,說明聾老太太叫你傻娥子,的確沒有叫錯啊。”
因為傻柱以前就愛跟自己開玩笑,所以婁曉娥並不以為意。當何雨柱問起她的情況時,她突然靈機一動,對傻柱說:“我回來經商,剛接到香港長途電話,我媽生病了,我必須馬上趕回去,可我手裡有批彩電需要銷售出去,一時也找不到可靠的人來代理,這可是我動用了重要關係才從西方國家搞進來的。傻柱,不如我把這筆業務託付給你來做吧。”
這時候,彩電可是特別緊俏的商品,搶都搶不來的,缺乏貨源呀。
何雨柱納悶地問:“這麼緊俏的東西,要想處理,不是很容易的事嗎?”
婁曉娥說:“這你就不懂了。我這批彩電手續齊全,批發出去會少賺很多錢的。如果零售出去,一臺能多賺好幾百塊錢呢。怎麼樣,幫我個忙吧,我給你個底價,高出底價,算是你的,我再付你一筆佣金。”
何雨柱是相信婁曉娥的人品的,這麼好的機會送上門來,他怎麼會拒絕呢!現在社會上多少人挖窟窿打洞去找海外關係,還無法找得到呢。
跟著婁曉娥去點了貨,簽了經銷合同,何雨柱業餘時間就開始跑起業務來了。
彩電在當時實在太緊銷了,何況是進口彩電呢。何雨柱只是露了個口風,就在學校教師員工裡賣出去了幾十臺,大家掏錢買到進口彩電,還對他感恩戴德地再三感謝呢。
訊息一傳開,何雨柱手中這批彩電很快脫銷了。把婁曉娥的貨款給她匯去香港賬戶以後,何雨柱發現自己整整賺了六萬塊錢。當時還是面值十元的錢呢,想想得有多大一堆啊。
當初,何雨柱先來到街道辦,給王主任彙報了一下,請街道辦審查了自己的代理手續,看街道辦的一些人有購買意向,就咬牙低價銷售給他們一人一臺。可王主任還不依,又給三個兒子、一個女兒每家都買了一臺呢。
四合院裡,原本只有三大爺買了一臺國產9英寸的黑白電視機,寶貝得很呢。外人是看不著的,兒女們看電視得給他交電費和電視費才行。
當何雨柱推銷彩電的時候,因為是市場上千金難求的進口貨,易中海、劉海忠、許大茂都掏錢買了一臺。何雨柱又給老丈人家和雨水家各送了一臺,這讓閻解成很是眼紅,陰陽怪氣地說,於海棠眼裡壓根就沒有於莉這個姐姐呀。於莉就帶著兒子找於海棠吵鬧了一場,何雨柱不得不也送了她一臺。
這一下子,何雨柱算是把三大爺氣壞了。他在易中海屋裡看了看,彩電的畫面音質確實比自己那臺黑白電視強太多了。
回到家裡三大爺就打起了算盤。他讓三大媽把於莉叫了過來,說是三大媽帶孫子有功,現在眼花了,想看畫面清晰的彩電,所以,要於莉把彩電搬過來,讓三大媽看;黑白的搬回去,她們一家看吧,反正她們年輕,視力好!
此時的於莉已經在閻家修煉得差不多了,哪裡會吃三大爺這一套;於莉堅決拒絕了他的無理要求,說是三大媽帶孫子了,這事不假,可自己兩口子可是付了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