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出發(第1/2 頁)
正是基於這份對銀子的渴望,那些兵痞們爆發出了比平時高漲一百倍的熱情。
至於原因,不用說都能猜到。
這次去打滅國仗,都要把人家的銀子給運回來了。
那他們這些去砍人的,提前拿點不過分吧?
拿多拿少,還不是自己說了算。
至於你說危險?
別開玩笑了。
打個區區倭奴國能有多大危險,利益這麼大,死了也只會怪自己運氣不好,沒那享福的命。
正因如此,胡宗憲派出的人第一次享受了波欽差級別的待遇。
才進去各大營中,那些士兵甚至沒等長官過來挑選,自己就爭先恐後的毛遂自薦起來了。
生怕沒被選中,白白錯失了這次發財的機會!
面對這種每個人恨不得將自己完全展示出來的局面,胡宗憲派去的人樂開了花。
本來還在打擔心,說是要選精兵悍將,可這些精兵悍將們要是不願意來可怎麼辦。
這下好了。
都不用他們陪著笑臉去請人了。
就來到大營中往那一坐,人自己框框就來了。
還怕招待不周了,那是好吃好喝的獻上,說話中甚至還帶著諂媚。
誰不知道,只要被選中了,回來後那就是翻天覆地的變化啊。
瞬間攻守易型,胡宗憲的人為了儘可能的挑選出中意的兵將,直接搞了場大演武,只有體能合格者才有機會入選。
就算這樣依舊擋不住熱情啊。
短短半個月的功夫,直接超額完成了任務。
本來只選十萬人,現在直接變成了十三萬。
關鍵是那多出來的三萬人同樣是不弱於他人,讓胡宗憲捨棄也不是,帶走也不是。
畢竟朝廷就按十萬兵馬來募集的輜重糧草,他要是擅自決定,捱了處罰是小,沒有吃的穿的,引起軍隊譁變那事情可就鬧大發了。
可要說捨棄吧,這些人偏偏像個狗皮膏藥一樣,好說歹說,硬是不走,非說這是自己爭取來的機會,請求一定要把他們帶上去發……額,殺敵。
胡宗憲沒法了,最終只得請示嘉靖。
得知此事,嘉靖更是直接大手一揮。
都去!
十三萬人全都去。
當初他就在想十萬人會不會少了點,現在自發出來了三萬人,那簡直是高興都來不及呢。
至於你說輜重糧草不夠怎麼辦?
沒關係,鄰居囤糧我囤槍,鄰居就是我糧草。
都讓朝鮮出不就行了。
反正之前已經準備好的,絕對夠胡宗憲軍隊到朝鮮境內了。
到時候大軍壓境,你給也得給,不給也得給。
但凡敢說個不字,直接從徵倭之戰變成假途滅虢!
得到回信,胡宗憲猶如吃了定心丸一般,心情美得不得了,一揮手,所有人都編入軍隊當中。
甚至嘉靖給他的聖旨上還寫著,此去便宜行事即可。
什麼意思。
直接給胡宗憲開放了最大許可權,山高路遠的,有些事情也不用上報請示了,你自己愛怎麼搞怎麼搞吧。
話裡話外都是在暗示對方,這個倭奴國吧,我是不打算納入版圖中的,就算要納入,那上面的人根本是不接受的。
你想怎麼折騰都行。
缺吃缺喝,就地解決。
也不用因為太過分引起譁變,有反抗的直接殺了就行。
最後更是暗示,這打下來後沒人採礦也不行啊。
大明軍隊那是職業軍人,怎麼能去採礦呢。
這任務要落在誰的身上,還要請你胡愛卿好好想想才行,可千萬別讓朕為難啊。
看完後,胡宗憲瞬間明白了皇帝的意思。
他心中暗爽,這輩子還沒打過這麼富裕的仗呢。
古人云,匪過如梳,兵過如篦。
那篦甚至比梳還要密。
形容的是當時的軍隊所過之處,簡直可以用刮地三尺來形容。
土匪掠奪後,百姓還能留下一些生活物資,而“兵過如篦”,幾乎將所有財物搜刮一空。
大明軍隊雖然沒有這麼誇張,但肯定也算不上什麼好人就對了。
你要說治軍嚴明,胡宗憲有那個能耐,軍隊戰鬥力也能有保障。
但你要說放任不管,那簡直就像奧拉夫開大一樣,熱情高漲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