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出新名詞(第1/2 頁)
“通俗地講,就是以縣衙名義向老百姓借錢。”武大看著徐大立說道。
“啊?”徐大立驚訝道,“這恐怕,沒有先例啊。”
“做事業麼,有困難阻礙是正常的。敢為天下先,才能成大事。”武大意味深長地說道。
“那容我想一想,兄弟也可以先出下方案。”徐大立說道。
“好的,哥哥,那我先走了,過幾天再敘。”武大與徐大立告別,出了縣衙。
“這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啊,不行,還得多去調研一下才行。”武大想到這裡,又開始了他的民調工作。
清河縣全縣轄三鎮,一百六十個行政村,戶籍人口近二十五萬,是東平府最大的縣,又地處幾省交界處,過往客商較多,縣城也挺繁華。
武大經過幾天的走街串巷,瞭解了縣域的經濟情況,對自己之前的想法也做了一些修正。關鍵還是得把百姓的積極性給調動起來才行。
這天,武大一早起來,想了想,重新翻出在床下放著的錢袋,減去這些日的開銷,數了數,還有一百零五貫錢鈔,二十兩白銀。
“哦對了,替祝阿勝、單德交罰金用了一百貫。”
武大隻拿出五貫,將剩餘的錢鈔和白銀重新放到床下,走出門,將門關上,便走到了街上。
武大先踱步來到老丁醬肉鋪,與老丁頭攀談起來,早上時間,老丁正清洗著一大早進過來的食材,有豬頭、肘子、脊骨、豬肝、豬心、豬蹄等。
“丁叔,怎麼沒有大腸,小腸,豬尾巴啊?”武大問道。
“咦,那東西咋有人吃啊?怪噁心的。”老丁頭隨口說道。
“噁心啥,好吃呀。”武大說道。
老丁頭放下手中的活兒,抬頭看看武大,一副鄙夷的表情。
“丁叔,您這一天能賣多少量?”武大問道。
“遇上節日多些,還有時候有人家待客也會多些,平時也就一百來斤一天。”老丁頭回應道。
“那能賣多錢?”武大問道。
“基本上十貫上下。”老丁頭說道。
“都是您自己一個人幹呀?”武大問道。
“可不是嘛,這麼多年了,都是我自己一個人幹,從進貨、清洗、處理、滷煮、售賣,售賣有你丁嬸,我們倆人輪流著。”老丁頭說道。
“那也怪累的,這樣每天從早忙到晚。”武大說道。
“是啊,一天出兩鍋,早上滷煮的,中午基本賣完,下午滷煮的,傍晚賣完。不過習慣了,累嗎,累,可幹啥不累呢?”老丁頭的心態倒挺好。
“丁叔,是每天只能出這麼多的量麼?”武大問道。
“我這都是估摸著量來滷煮,這醬肉啊得新鮮肉去做,冬天還好,天冷,肉耐放,天一熱啊,肉容易壞,不易存放。有買多的,那就得提前約了,要不然做不出來。”老丁頭一邊浸泡著肉,一邊給武大普及知識。
“那沒想過擴大規模?”武大問道。
“年輕時想過的,只是有心無力,做不了那麼大,把這店鋪做好,掙點開銷就行了。”老丁頭說道。
“子女沒有想過跟您做這個嘛?”武大繼續問道。
老丁頭錯愕地看了看武大,臉色突然陰沉了下來,“武大,你估計是被打著腦子了。你都忘了?”
武大一時無語,陸少然趕緊調動武大的記憶,回想著老丁頭家之前的事情,好像有些印象,但又十分模糊。
“我早先有個兒子,長到二十歲結果突然得了癆病死了,下面有個閨女,前年才出嫁,嫁到東家鎮去了,當時待客,你跟武二兄弟不是還隨禮參加了麼?你都忘了?”老丁頭感嘆道。
“唉呀,丁叔,我這腦子,真真有些事情記不住了。您莫怪啊。”武大忙掩飾道。
“這武大確實跟之前不太一樣,之前沉默寡言,與街坊鄰居既不交流也不來往,這武大自從失蹤了幾天回來後,就跟換了個人似的,天天樂呵呵的,話也多了,來回交往也頻繁了。興許真是腦子被打著了,換了秉性。”老丁頭心裡暗暗想道。
“苦於沒人接手啊,所以,我前些天才給你說要你來跟我學呢。”老丁頭繼續說道。
“呃,我呀,想學的挺多的,我也核計核計,這剛解決了官司。”武大回應道,緩了一下,隨即說道:“丁叔,您這一天最多能出多少斤醬肉?”
“真是卯了勁得幹,再開個火,一天能出四鍋,不過一個人幹挺累人的。得早起兩個時辰至少。”老丁頭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