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回成都幼月耀輝,合眾人共御外敵(中)(第1/2 頁)
李嚴鎮守永安多年,是扼制東吳水師沿長江水道進入川蜀的先鋒,如今卻被迫行使一個堰官的職責,何嘗不令人唏噓。
李嚴不由得低下頭顱,這對他一個本性高傲的人來說,實在是打擊太大了。
然而,還未等眾人從震驚中反應過來,又聽劉嬋說道:“你執政上任之後,也曾整修過浦江大堰等水利設施,未有功勞,也有苦勞……”
“江州都督一職空缺多年,無人上任。我念你在後勤方面有過建樹……”
“你就去臨時兼任江州都督,以備後勤之事,待都江堰事畢,即刻上任。”
這是劉嬋推的一個順水人情,反正到時候北伐還是要讓李嚴去江州上任,不妨早些任職,送他個人情。
而李嚴驚訝的說不出話來,如果說剛才讓他去監修都江堰是在懲罰他,那麼這回遷任江州都督完全是在獎勵他,而且相比於獎勵,懲罰簡直微乎其微。
他鼻子一酸,兩隻老眼中竟有了淚花,他一直默默無聞地盡職盡責,就是渴望著有人能夠看得起自己,可無論是劉表手下還是劉璋手下,他都只是受人排擠。
就連先帝去世之時,也只是為了平衡內部權力才授予他一個徒有其表的“中都護”。
可如今的聖上不僅不責難他剛才的行為,反而獎賞他,這又怎麼能不讓他感激涕零?
但見李嚴激動的下拜道:“臣李嚴,叩謝聖恩!”
然而,在李嚴起身時,卻突然發生了意外。
只聽“啪嗒”一聲,李嚴手中的笏板掉在地上。
李嚴慌忙去拾,但那笏板已經被一隻小手撿起了來。
劉嬋拿起笏板,仔細端詳,但瞧上面寫滿了李嚴要上奏的話,可謂是用心至極。
她不由得抬起頭,對李嚴刮目相看。
感受著劉嬋的目光,李嚴撇過頭去不敢對視,回覆道:“臣,失禮了。”
“你為何不敢直視我?”劉嬋問道。
“凡有指畫於君前,必用笏,以笏遮臉,方顯臣子之儀。”
劉嬋一愣,多年不當皇帝,她確實忘了還有這一條。
禮記裡有言,上殿時官員手持的笏板不僅有記錄的作用,還有另外的就是擋住自己的臉,用以彰顯龍威,上朝面見天子眼睛要望著板,表示對天子的敬意。
“李嚴,你乃我大漢忠良,此去江州,萬不可驕矜自傲。否則這臨時江州都督之職,便是你最後的仕途。”劉嬋提醒著道。
而面對劉嬋的恩威並施,李嚴則是恭敬的回覆:“臣,牢記聖上之言。”
劉嬋嘆息一聲,回到殿前,但願這次李嚴能夠聽話,不要在江州再把那個牙門將軍王衝逼得投魏。
接著,劉嬋又升譙周為典學從事,典學校及諸郡文學掾。
雖然官職並不是多麼的大,也不能上朝議政但仍是圓了譙周對於大儒的夢想。
譙周也是感激的下拜道:“臣,譙周,叩謝聖恩!”
待譙周退下之後,劉嬋又掃了一眼群臣,說道:“李嚴,譙周有功於社稷,朕便賞之,有過於社稷,朕便罰之,陟罰臧否乃國之大計,不宜異同。”
“聖上之言,乃益州之福也!”一名老臣激動的奉承道,他的態度也代表了殿上的大多數人。
此時的群臣皆是眼眸閃爍著興奮的光亮,躍躍欲試。
他們已經見識到了劉嬋對李嚴等人的恩威並施,也知道劉嬋並非劉阿斗那樣的闇弱無能,傻憨憨。
更重要的是,劉嬋自稱為劉備之女,這點連諸葛丞相都承認過,也是稍稍減少了群臣的排斥之感。
只是……這聖上未免有些太小了……怎麼看也不是和北地王等人一個輩分吧?
面對著群臣仍是疑慮的眼神,劉嬋輕咳一聲又道:“家事國事天下事,無不有其重也,卿等直言。”
“臣啟奏。”一個臣子拿著笏板出列。
“念。”劉嬋允諾。
“臣斗膽直言,曹魏伐蜀之事。曹丕下令,使大司馬曹休,驃騎將軍曹洪,率十萬軍南下,逼近陽平關……”
那臣子說著,聲音竟有些顫抖,好像此事已經刻不容緩。
但見劉嬋微笑著回覆:“曹魏伐蜀之事,朕早已知曉,已成算在胸,愛卿勿慮。”
那臣子用震驚的眼神看了一眼劉嬋,繼續說道:“還有便是風聞南中豪右接連蠻族,舉兵欲往成都……”
此話一出,頓時在朝臣中引起了騷動。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