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發展(第2/2 頁)
越扯越遠了,卻說這些流民被安排和堡內百姓一起勞作之後,柳雲就開始為堡內的錢糧頭疼起來。
如今堡內發下來這些軍士軍壯的撫卹和百姓勞作的酬勞,只剩下一萬一千餘兩。
堡內最早的那些百姓家中耕地都是已經收穫了,勞作自然不需要領取口糧,而是轉為發放銀兩。
畢竟有些家中人口多的一戶有七八人,三十畝田地產的糧食最多隻能保證不餓肚子,再加上一年到頭來的家中大小支出,肯定是不夠的。
所以這些百姓就可以參與堡內建設來補貼家用。
,!
而那些還沒分好田地的流民處於餓死的邊緣,只需要每日發口糧即可。
堡外大小煙堡墩堡共有十五個,需要大量的人手去修繕,修繕完畢後就可以安排這些流民入住,七百餘百姓分散開居住綽綽有餘。
修繕完這些堡莊後,柳雲還會安排他們開墾荒地,修路,修水利,打井等等事宜。
總之,想要吃飽,那就幹活。
對於那些有怨言的流民,幹活的定遠堡百姓和有良知的流民都是這樣說道:“又想柳大人養著我們,又不想幹活,天底下哪裡有這麼好的事情?”
“別的地方想吃口飽飯得賣兒賣女,定遠堡只要肯幹活,就能吃飽飯,連為了自己幹活都不肯賣力,以後怎麼養活家小。”
不過總有些蠢人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又不想幹活又想吃飯。
柳雲當然也不會跟他們客氣,直接押送出定遠堡境外,讓他們到別處去討生活。
全堡兩千六百餘百姓,除去老者和一些不能勞作之人還有年紀太小不適勞作之人,近兩千百姓個個被髮動起來。
修繕小堡,開墾荒地,修建道路,堡內被服廠,軍械處,醫士館等等都是運轉起來。
堡內的商鋪也盡數開齊,最早由官府開設的雜貨鋪,糧米店由陳凱歌盡數接手。
此外又重新開設了幾間雜貨鋪,布匹鋪,糧米鋪,戲院茶樓還有幾家小食店和一家大酒樓。
這些商鋪都是開設在臨近堡中心的幾塊地皮上,這是柳雲早就規劃好的,全堡劃為四大區塊,和橫豎兩條大路。
兩條大路中心交接處的四小塊邊邊角角的地皮都是留給這些商鋪的。
定遠堡的百姓富裕的可不少,那些受過賞賜的軍士腰間可是鼓鼓的,他們的銀子想要消費就要去這些店鋪內。
百姓們家中有喜事總要擺幾桌,家中闊綽的還要到酒樓中擺上幾桌。
軍士們放假了也需要放鬆放鬆,去戲院聽聽小曲,去酒樓喝壺小酒再點幾個下酒菜,這都是消費。
而這些店鋪又都是柳雲私人產業,被他賞賜下去的銀子又轉而回到了柳雲自己的腰包。
那些軍士用受賞的銀子提升了自己家中生活條件,精神上也得到了放鬆。
而柳雲賺了錢又可以發展堡內,給立功軍士發下賞賜,一來一回,就形成了良性迴圈,避免坐吃山空。
:()用戚將軍練兵法的我開始稱霸之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