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枷鎖(第1/2 頁)
風起雲湧,塵埃落定
人是一種奇怪的動物。
他們從無數可能性中誕生,從一片虛無裡來,又將歸於虛無。在這漫長而短暫的生命裡,許多人活得如同草芥,隨風起落,隨雨腐朽。而另一些人,卻如同頑石,任憑洪流衝擊,仍然堅守著一份屬於自己的重量。
五千年的歷史滾滾而來,像一條奔騰不息的大河,將無數的過往沖刷成泥沙,沉入深潭。歷史從不仁慈,它不為任何生靈駐足,也不為任何偉業停頓。
它與天地一樣公平,因為天地從不公平。有人降生在金碧輝煌的豪門,有人睜眼便是寒風凜冽的茅屋;有人在襁褓中香消玉殞,甚至未曾有機會見識這世界的模樣。這些際遇,是命運的饋贈,也是命運的嘲弄。
可這世界仍舊美好,是無數的人用生命的代價換來的美好。
有人從歷史中看見了規律,便寫下什麼“王朝週期律”,試圖總結出興衰的真理。
可他們忘了,王朝的崛起與覆滅,從不是因為什麼抽象的規律,而是因為人。
是人性裡那些不曾改變的貪婪、恐懼和慾望,推動了這一切。人性深處的江湖,才是王朝興衰的根源。
江湖,不是刀光劍影,而是人心的角力。人心一旦有了慾望,便開始篩選,篩選出對自己有利的事物,拋棄那些無用的存在。
這個篩選的過程從未停止。你看那些人,在年少時懷抱滿腔幻想,卻因缺乏行動力而終究平庸。可這行動力的缺乏,又從何而來?
是原生家庭,
是那些從小就被灌輸在骨子裡的懶惰與安逸。
一個人若從未體會過賺錢的艱辛,他又怎會有改變命運的渴望?
一個人若從未在行動中摔倒,他又怎會知道什麼叫成長?
命運的枷鎖
人們常說要聽父母的話,可父母的話真的都對嗎?很多時候,父母是第一個將錯誤觀念植入我們腦海的人。
父母的經驗是他們的,而不是你的。他們的經驗可能來源於他們的時代、他們的恐懼,而這些東西未必適用於你。結婚、生子、擇業,這些人生大事,終究該由自己決定。聽從父母的安排,或是為了別人的眼光而活,那只是在為別人的錯誤買單。
人生的選擇權,是最重要的東西。一旦你失去了選擇權,也就失去了主動權。從那一刻開始,你只能成為別人的棋子,被隨意擺佈。
有的人甘願為別人的夢想打工,但他們卻從未思考,這樣的生活是否值得。他們不是沒有選擇,而是沒有勇氣去選擇。
讀書與悟道
有人說,讀書可以改變命運。古時候的人,將一本書視為珍寶,因為那時候的知識稀缺,機會稀少。一個人若能通讀一本《春秋》或《道德經》,便可能封侯拜相。
可如今,書籍隨手可得,讀一千本、一萬本的人比比皆是,可又有幾人真正在其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智慧?
不是書的問題,是人的問題。書可以讓人睜眼看世界,但看不懂的人,永遠都只是在翻頁罷了。
古人說“大象無形”,真正的道理從不輕易言表。聖人說“道不可輕述”,因為道理一旦說得太明白,反而會變得無用。一個人只有自己悟到真理,才能真正懂得它的意義。那些所謂的“國學大師”,不過是比常人多了一些小智慧罷了。可他們的智慧,也不過是建立在歷史的重複與人性的迴圈之上。
選擇與思考
在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不是努力,而是選擇。選擇比努力要重要得多,因為錯誤的努力,只會將人引向更深的泥沼。
選擇需要智慧,而智慧來自於思考。可惜,許多人從未學會思考。他們將生活的失敗歸咎於命運、不公,卻從未反思自己的選擇是否正確。他們在迷霧中徘徊,卻不願停下來,去尋找屬於自己的道路。
路,是難找的。無數英雄豪傑,終其一生,都未能找到屬於自己的路。他們或是在錯誤的路上迷失,或是在正確的路上半途而廢。人生的容錯率很高,可很多人卻在一次失敗後便徹底放棄。他們不知道,真正的失敗不是跌倒,而是失去了重新站起來的勇氣。
厚黑與人性
在這個世界上,臉皮厚是一種本領。劉邦能成為開國皇帝,靠的不是學問,而是臉皮夠厚。他吹牛、撒謊、討好別人,最終贏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甚至得到了呂家的支援和一個賢惠的妻子。臉皮厚是一種生存的智慧,而厚黑學,則是這種智慧的延伸。
人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