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和解(第1/2 頁)
對方能和氣說話,安春風也願意正常溝通,但好臉色還是欠缺。
安春風沉著臉淡淡道:“廖伍長不用這樣客氣,既然前因後果你都明瞭,我也不多計較,邱嫂子以後別再來煩我就是。”
軍漢連忙應聲:“當然當然!大娘子能寬恕則個,是廖某人的幸事,只是還需要大娘子幫忙,能將渾家贖出來,邱榮……”
聽到姐夫一聲暴喝,邱榮渾身一抖,趕緊從懷裡取出一個荷包。
廖伍長接過荷包雙手遞到安春風面前:“渾家無禮讓大娘子受委屈,這是我家的一點賠禮,還請笑納!”
“什麼意思?什麼是贖人?”安春風沒有接荷包,反而後退一步。
事都還沒有弄明白就收人東西,這荷包要燙手。
“對,安大娘子,是我們……我們對、對不住你,還、還求你原諒!”
邱榮撲通一聲跪下,膝行過來,就差上前來抱安春風的大腿。
看著廖大一個五大三粗的大男人對自己躬身賠禮,還有一個哭得鼻涕眼淚橫流的邱榮,安春風頓時眉頭緊皺:這場面真是太難看了。
她對邱氏被抓並不清楚,只知道官府必定還會前來詢問一下情況,沒有什麼大事就結束。
前兩天風平浪靜,沒想到時間拖到第三天,而且還是直接抓人。
安春風對大梁朝的法律有些弄不懂了。
一個是酒後鬧事,一個是婦人造謠。
這種後果不嚴重,對社會危害性不強的普通民事糾紛,擱在現代也就是看守所待幾天罰款幾百再公開道歉,怎麼到大梁朝會到下獄的地步。
甚至不用通知自己這個當事人,那就是要坐牢的公審刑事案件。
說到底,邱氏居心不良引來醉漢,但沒有喪良心糊塗到底,還知道讓邱榮候在旁邊,又事先找來辛捕頭。
安春風要被帶走時,她又讓左鄰右舍作證清白。
這樣既讓安春風及時得救,不得不承受邱氏姐弟的恩情,又不會真的出事壞了名聲。
安春風不是個爛好心的善人,若不是邱氏別有用心,就沒有這場禍事。
搞得她本人押送大牢,夫君弟弟也放下顏面到門前苦求。
安春風沉吟片刻,這個軍漢倒是個老實人,遇到這種老婆還願意花錢求情。
“廖伍長需要小婦人怎麼幫忙?”
廖大見她願意出面,頓時大喜過望,顧不得避嫌,上前一步將荷包塞進安春風手中道:“安娘子若能不計前嫌大諒幫忙,以後廖某定要記下這份恩德,讓安娘子在梨花巷住著再無人敢驚擾!”
這倒不是廖大放大話,之前莊婆子的事他已經聽邱榮說了,知道像安氏這樣的寡居最需要什麼。
他在城外前鋒營當個小小伍長,軍中兄弟眾多,好些人跟他一樣家在城裡。
雖然沒有高門顯貴人家,自有一些人脈。
安春風剛才已經願意退一步,現在見廖大態度誠懇,也就定下和解心思。
邱氏不算是心腸惡毒之人,只有遇上自家不爭氣的弟弟,才會昏頭。
若是她這個梨花巷頗有幾分號召力的大喇叭能替自己說幾句,以後麻煩事就要少許多。
廖伍長送的賠禮有五兩銀子,雖跟坐牢比不算多,這份禮對一個小軍官也是一筆大錢。
安春風收拾好自己,廖大跟邱榮也僱來驢車,趁著官府還沒有下衙,三人急忙往京兆府趕。
在路上,安春風問起為何此案不在萬年縣審問,自己這個當事人也不通知,就直接送去京兆府?
京兆府又是什麼機構?
前世安春風讀書少,五歲就當賣花女童,斷斷續續上過幾年學,後來就直接輟學,對歷史上的事物知之甚少,全憑刷劇凌亂補充。
廖伍長同樣不知為什麼不在縣衙,但他給安春風講了京兆府的許可權。
京兆府也是個官府衙門,大梁朝的京城歸京兆府統之。
包括京城內外共長安、萬年(樊川、咸寧)等14縣,也就是萬年縣的頂頭上司。
不同於普通州府,該行政機關不受逐級上訴的約束,不用上報刑部和,可以直接審案。
而且凡經證實證據確鑿的案件、案犯可以當堂判死刑,不用再報大理寺。
安春風只感覺聽得頭大,縣衙,京兆府,刑部,大理寺,還有監察御史,怎一個亂字了得。
但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邱氏若是現在被京兆府判有罪,都無需再送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