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戲貂蟬(2)(第2/3 頁)
鮮的,也好玩。”
“這麼大人了,光知道玩,你得找工作,得知道掙錢娶媳婦。”
“我這不是今天去應聘去了嗎,只不過應聘沒成功,只好回來了。”
父親嚴明已經坐在餐桌旁,正在佈置碗筷,見他母子二人過來,便回頭笑了笑:“快坐下,來吃飯。耗子,要不要陪爸爸喝一杯?”
“我不想喝,爸,你自己喝吧。”
“喝,喝,喝!就知道喝!喝點酒就知道打呼嚕,就不能把酒戒了?”
邱麗也只是嘴裡嘮叨,還幫著拿過來兩個酒杯,一一斟滿。也不知道她怎麼想的,不但寬容老的喝,還要再培養一個小酒鬼。
嚴昊也有些驚奇,過年的時候,父親要自己也陪他喝一杯的時候,母親不是還堅決反對的嗎?今天這是怎麼了?他忍不住抬頭看著母親,眼光裡帶著疑問。
“今天你不是去面試了嗎?這就要參加工作了,沒有點酒量怎麼行?原來也不知道你什麼時候才願意出去工作,所以就不想你學會了喝酒,平時爸爸媽媽不在家,你自己一個人在家裡喝醉了也沒人管。現在就要工作了,就學點吧。”母親看兒子坐在那兒抬著頭看自己,就隨口解釋道。
“哈哈,你媽媽也開竅啦。我就說吧,男人在社會了要想吃得開,就得有交際應酬。咱中國人沒別的,就是喝酒抽菸。這抽菸吧,能不學就不學,這喝酒卻一定不能少,酒量一定不能小,這酒量就得老早了練,要不就練不出來了。咱兒子就是練晚了,恐怕酒量也大不了,今天就喝一杯,喝一杯。”
“我不想喝,煙也不會學的。”嚴昊如是話從本心。
“陪老子喝酒,也算是你的一份孝心。要是找到工作,咱們去飯店裡吃,再買瓶好酒。”
看了看那杯酒,估計是二兩半的杯子,沒想到母親還給倒滿了,嚴昊端起來,喝了一大口,有些沖鼻腔,便只喝了半杯,一口嚥了下去,在食道形成一道熱辣辣的火線。
“慢著點,慢著點,酒要一口一口抿,不能喝太急了,先吃口菜壓壓,壓壓。”嚴明一見兒子似乎想一口乾掉,卻沒有喝完,就知道兒子莽撞了,但也沒說什麼,酒場裡的規矩看來兒子也不太懂,從小到大就沒給兒子喝過酒。
“這酒要滿,茶要淺,酒不獨飲,煙不單發。因為有一句話,叫作酒滿心誠,所以酒要滿。又有一個官場的規矩,是端茶送客,所以茶不能滿,倒滿的意思,就是你可以滾蛋了。”父親嚴明緩緩地講著酒桌上的文化。
“一桌客人,總有個請客的,這位請客的主人便叫住主陪,要坐在酒桌最裡面正中的位置,一般要面朝房門,如果有新客人到來,他第一眼便能看見,也好起身迎接。主陪右手是最高貴的座位,叫作首席,坐的客人叫作主賓。主陪左手是次席,坐副主賓。與主陪正對面,是主陪的部下或小弟,叫副陪,副陪的右邊是三席,坐三賓,副陪的左邊是四席,坐四賓。其他人則如果有主陪方的人可以坐在主賓右側,俗稱三陪,有點玩笑的意思,能夠活躍一下氣氛。其他人按年齡或職務大小就坐,年齡大、職務高的儘量往裡讓座,年青的、職務低的便往外就座。”
“就你們規矩多,也不知道哪裡興起來的,真無聊。”母親邱麗在一旁想制止嚴明,卻又覺得這是在教兒子,但就是聽不慣這些,便也話從本心,由衷而發。
“嘿,這你就不懂了,這酒桌文化其實還有一個功能,就是相人術。透過一次喝酒就能大概知道這個人是什麼脾氣性格,愛好特長,很有幫助的。再就是,這是一種變相的政治場合。領導透過喝酒可以讓你擺明立場,如何站位,怎麼表態,都很微妙。如果不懂這些,在工作中就會吃虧受忌,哪怕你已經提拔到領導崗位上,也會時時有人惦記算計,把你拉下馬來,他好上位。所以這酒桌文化很重要。耗子,你在玩三國遊戲是吧?三國裡曹操幾次大宴群臣,都有他的政治目的。不信你再找到《三國演義》找找看,大宴銅雀臺,先看戰將武藝,又看文臣詩歌,願意下場的便都是忠臣良將,不願意下場的,態度不行,肯定不能重用。”
嚴昊默默地吃飯,不反對也不鼓勵,父親的話從左耳朵進,便由右耳朵出。父母之間小口舌,酒桌之上話題多。
“那個孫權也請客喝酒,但這個人酒品就不行了。有一次他請諸葛謹喝酒,這諸葛謹臉長,孫權喝醉了就讓下人牽了一頭驢來,寫了張紙四個字:諸葛子瑜,貼在驢臉上,引人一樂。當時有好多大臣,這當面侮辱人,讓諸葛謹下不了臺。還好,他有個好兒子,當時便添了兩個字“之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