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 三大永垂不朽(第2/2 頁)
得,魏王是文臣還是武將?”
此話一出,眾人面面相覷,算是被這個問題難住了。
漸漸地,他們開始討論起來:
“我覺得應該算文臣,畢竟,魏王殿下是當朝宰執啊!”
“可是,魏王殿下曾獨自領兵出征,還獲得過巨大戰功...”
“此等文武全才,很難定義吧?”
“...”
嚴嵩撫須道:“必須要定義,否則,五名文臣,五名武將,該如何選出?如何平衡?”
眾人頓時再次犯了難。
忽地。
新晉禮部侍郎朱熹作揖道:“下官認為,曹丞相是文臣,因為就連世間百姓,都只知曹丞相,而不知有魏王。”
嚴嵩點了點頭,“既然曹丞相算作文臣,那這第二位有功之臣,應該要選擇一名武將。”
武將?
這該選誰啊?
白起、岳飛等人的功勞,可都差不多啊。
誰排在第二名,怕是其他人都會有所不服。
朱熹也微微皺起眉頭,“這實在難選,按理來說,霍光老將軍絕對是夠格,要資歷有資歷,要功勞有功勞。”
“但當初陛下掌權之際,他並未參與啊!”
“相反,當初要無四王擁護,陛下則難掌權矣。”
他的意思是,第二位功臣,要在四大異姓王當中選其一。
畢竟,禮部擬定的十大功臣第一是曹操啊!
“霍光、燕王朱棣、涼王董卓,這三位,你們推舉誰啊?”
嚴嵩問道。
一時間,禮部諸多官員,又開始討論起來。
最終,他們一致認為,燕王朱棣,非常適合排列第二。
畢竟,大秦這二十來年,所經歷的大小戰役中,朱棣都有參與。
而且,他本人更是身為主帥,統治並領導過抗晉戰役,獲得過巨大功勞。
可以說,當初要是沒有朱棣的存在,幽雲之地,早就被晉國所佔領了。
到時,遠在函谷關抵抗楚國的嬴淵,就會面臨被敵前後夾擊的險境。
“那推薦給陛下的第二位功臣,就選燕王朱棣吧。”
頓了頓,嚴嵩說起一件很嚴肅的事情,
“這第三位功臣,你們覺得,魯王蔡京如何?”
老丞相?
他?
世人對他的評價,大都是功過參半。
一開始,這些禮部官員們,甚至都沒將蔡京選進前十。
如今,嚴嵩提起這件事。
他們不得不重新審視。
朱熹緩緩開口道:“下官認為,老丞相雖於國有莫大功勞,但也曾公然反對過陛下,此乃大過。”
“至此功過相抵,難入前十...不過,入選三十六天罡位之一,倒是不成問題。”
凌霄閣總計建設共分為三層。
第一層擺放的是十大功臣畫像。
第二層要擺放二十六位功臣畫像。
與第一層剛好合三十六天罡之位。
至於第三層所擺放的畫像,足足有七十二位之多,倒是不用去過多憂慮這個。
畢竟,數量擺在那裡,無需禮部太過為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