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十幾的戰損比(第1/2 頁)
陳駿這邊首戰告捷,雖然雙方打的有來有回,但是楚軍的損失更大。
不過這一次,楚軍造成了虎嘯軍一百多人的傷亡,成為虎嘯軍成立以來最大的傷亡。
這次的傷亡,主要是發生在殿後的那兩個團中。
沒辦法,第1次遇到能夠抵擋子彈的敵人,大家有些措手不及。
只損失一百多人,已經算是很少的了。
除了陳駿這邊,楚軍還從其他地方發起了進攻,其中最猛烈的乃是公安和江津。
除了水師之外,楚國自然還有陸軍。
黃承公和蒯荀相互配合,對江陵東部的公安和江津兩個要塞發起了猛攻。
只有奪取了這兩個地方,才能更好的對江陵展開圍攻。
這兩處正是江陵在東部防禦據點。
而陳國安排在這兩處防禦的兵馬依舊是虎嘯軍。
依舊是陳駿在指揮。
在江陵以東包括洞庭湖在內的這片區域的防禦,都是由虎嘯軍主要負責,衛煜之率領常規軍的東軍輔助。
在這兩個地方,除了兩萬虎嘯軍之外,還有二十萬東軍。
這兩處地方非常重要,必然是派重兵把守的。
公安在河岸的西面,江津在河岸的東面,一左一右正好互為掎角。
虎嘯軍的炮兵營駐紮在西面的公安,這裡只有兩個團,加上五萬常規軍。
大部分兵馬,都在對岸的江津。
現在是豐水期,洞庭湖非常的大,在江津的對面就是湖水。
船隻幾乎可以到達他東面數百米的地方。
炮彈轟炸過去,並沒有多少船隻受到損傷。
攻打公安和江津軍隊比攻打作唐的要更多,而且有三名武尊率兵前來,據楚國那邊號稱,總共有100萬大軍,前來攻打江陵。
這邊儼然才是楚國主力。
當然了,黃承公派遣麾下最強武尊前去攻打作唐,目的也是想要從那邊開啟缺口。
如果那邊能夠取得勝利的話,就可以牽制住更多的陳軍過去支援,他們這邊的優勢也就會更大一些。
張榮利用水鎧甲擋住陳軍子彈和炮彈的事情,已經傳到了楚軍高那裡。
所以,在攻打公安和江津的時候,也用了類似的手段。
他們雖然不會張榮一念凝成水鎧甲的手段,但是可以透過其他的手段來凝聚成為水鎧甲。
畢竟大部分的楚國將領都是從水師走出來的,要是不會一些水上的手段,那可就說不過去了。
因為有了水鎧甲這個手段,一開始的時候楚軍還真取得了優勢,對陳軍造成了一些困擾,出現了一些傷亡。
不過很快,黃煦便拿出瞭解決的辦法,陳駿成功抵禦住楚軍的進攻。
就這麼描述,看起來不過短短數語。
但是這第一次雙方的對碰,足足持續了好幾天。
儘管洞庭湖被楚軍給佔領了,但是他們並沒有依靠洞庭湖來擴大自己的優勢,想要登陸上岸,卻都遭到了陳軍的阻擋,沒能成功。
不過陳軍並沒有追擊,因為他們也沒有追擊的條件,在水上作戰,儘管有火槍火炮,他們還真不是楚軍的對手。
只要能夠抵禦住楚軍的進攻,對他們來說就是成功。
雙方的第一次戰役,暫告一段落。
這一次,陳國這邊也損失了一萬多將士,大部分都是常規軍的將士,虎嘯軍也損失了五六百。
而楚國那邊損失的可就多了。
足有接近二十萬的傷亡!
注意,是傷亡,並非是陣亡。
陣亡的當然沒有那麼多,但也接近十萬了。
那些受傷的,接下來也不可能再繼續參加戰鬥。
雙方戰鬥力的懸殊,再一次體現了出來。
但是他們沒有辦法,他們只能透過這樣的方法去不斷的進攻嘗試,看看能不能找到陳軍的一些破綻。
能夠幫助他們突破,打破現在的僵局。
儘管這樣的嘗試,代價是非常慘痛的,但也必須嘗試。
雙方接下來的這十多天內,沒有再發生大規模的戰鬥,就像是兩隻搏鬥的老虎,受了傷,都在舔舐傷口。
當然,對於陳軍,這點傷亡根本不算什麼。
楚國那邊就不得不暫時休整一下了。
如果下一次發起進攻,依舊還會有這麼大傷亡的話,那下面計程車兵恐怕就要有意見了,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