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六耳、靈明(第1/2 頁)
葉輕之問:問這人心之怯懦,如何去解。
小可看自己之怯懦,大可看世人之怯懦,再再去看,亦可說這怯弱人性所造就的時代。
葉蠻之答:人性變化是隨著時代而改變的,乃天地間自然之規律。
尊重他人命運便好,善惡是否有報,於自身無關,只要學著天道的“不仁”,放平心態,正視這份變化而已。
葉輕聽後,沉吟一陣,看向蘇沐然:“蘇師兄可有高見?師妹想聽上一聽,為何沉默不語?”
蘇沐然思索了良久後道:“粗陋之語,此等道理,需實踐才可出真知。師妹想聽,我便略說一二。”
“傳聞世間有一奇猴,名六耳。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後,萬物皆明。”
“學識也!智慧也!”
蘇沐然此話的意思乃是:六耳獼猴,善於聽獲世間的聲音,能夠察曉世間的道理(好智慧),以此推理出過去和未來發生的事情,萬事萬物都能夠被他看得明明白白。
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後。
世人能將這三者做好,便是解法!
自己能做好,便是自己的解法,世人均能做好,便是世人的解法!
蘇沐然隨後又道:“六耳,持一兵器:隨心鐵桿,由鐵桿為基,隨心所欲,謂之心。”
“其性情如其兵器,頑鐵也!雖然明萬物,但不收頑鐵之心,死於悟空道心。”
六耳代表著世間的一種人,他們聰慧無比,善於觀察,洞察人心,推理過去未來,可以看透事物發展的規律。
能夠將自己過得很好!
以這份六耳之慧,滿足自己的慾望,但是不知道適可而止,最終一定會被慾望吞噬,害人害己。
這也是一種影響因果迴圈的變數,也是因果之中的一大因素。
葉輕聽了,贊同的點頭:“慾望有毒,吞噬人心,就算是六耳之慧,也難逃死劫!然而師兄所言的悟空何解?悟慾望之空?”
蘇沐然停了回答道:“悟空非空,而是悟透這萬般慾望皆成空!”
“世人若飢餓,便要吃飯!此為慾望,乃天理,何須悟空?吃飽了之後,若是依舊貪婪於食物,胡吃海喝,浪費糟蹋,此之慾望,方才須摒棄,悟空!”
“悟空者,曰:靈明石猴,亦為一奇猴,通變化,識天時,知地利,移星換斗。”
“此世間之能力者也!”
六耳代表著世間頂尖的聰慧之人,靈明便是代表著學到大能力、大本事的人。
能夠,識天時,知地利,移星換斗,平凡之人崇拜討好。
這種人更要悟空,六耳收心,是為免遭自身慾望所害!靈明悟空,是為免遭他人慾望所害!
靈明之能,強橫恐怖,能力超凡,卻不同萬物之明,容易被人矇騙、衝動,招惹禍患。
或被人打壓,一身能力、才華,得不到舞臺實施。
萬般憤恨之下,揭竿而起,禍及周遭。
如果還有沒靠山、背景、天地寵幸,便更是糟糕,只怕是剝皮抽筋,神魂貶在九幽之處。
葉輕聽見之後,沉默不語,走了良久,方才有所得:“世間有六耳者,刀尖起舞、成為時代的弄潮兒,卻不肯收心,最終慘淡收場。”
“世間有靈明者,身懷才能,卻不懂得曲迎奉承、性格直爽,反遭處處打壓,被小人上位,或揭竿而起,或鬱鬱寡歡。”
“前者只需收斂慾望,後者卻要悟空自身心氣,否則必遭他人算計。能力有時也是一把雙刃劍。”
葉蠻嗤笑一聲:“若靈明者不被操控,可就沒人幹活了。人心複雜!很多看似正確的、好的東西,若是沒有足夠的心性去駕馭,反而是一種麻煩。”
“如小兒持黃金,遭人覬覦!”
葉輕思索了片刻:“因果之道,在於變化,若是於自然之中,必然不用考量人心變動,可人亦是因果之中的重要部分,故而看透人性,變成了因果之中的一個重要部分。”
“縱然無法完全掌控,也要有所瞭解、有所防備。”
蘇沐然點了點頭:“越是玄奧、強大的規則,便需要更多的心力、更多的經歷、更多的道理去推演,凝聚。”
“因果之間,包羅萬千。就算是大海彼岸的一隻蝴蝶煽動翅膀,亦可以在層層傳遞之下,化作大陸另一側的恐怖風暴。”
葉輕雙眼輕閉,隱隱之間,那份因果規則更加清晰了,即將成型,只需等離開秘境,於主世界之中,實驗一番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