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敵我之分(第2/2 頁)
靜聽下文。
“祖神之下的七國君王和王室,君王或有叛心,王室整體上是堅定地擁護祖神立場。
君王便是可以爭取的,整體王室則是無疑的敵人。
我們可以藉助君王,牽制王室。
君王肯定不會直接幫助我們對抗祖神,他們只會觀望,然後加入勝利的一方。
但僅僅是牽制王室,將他們自己和王室從這場鬥爭中抽離出去。
他們必然會樂意為之。”
四子點頭,若有所思。
“再往下是各國勳貴,我等百家多出自這一群體。
這一群體中的人才也是最多的。
是我們可以也需要大力拉攏的物件。
特別是有才有志的年輕勳貴子弟,他們將是我們百家的中堅力量。”
四子認同,此時他們看向程信的眼神,已經不同。
這些道理,諸子不是想不到。
只是他們並非堅定的唯物論者,被時代所侷限。
往往立足於極高的視野,反而忽視了地面的細節。
哪有程信這般的宏觀與微觀切換自如的全域性觀念。
可以說,程信所言中體現出來的邏輯思維並非什麼新鮮東西。
都是百家思想中有所概括的。
也正因百家思想立意太高,總喜歡從大處著眼,顯得博而大。
不如程信體現出的深而細。
程信繼續道:“最後,便是最廣大的群體,百姓。
祖神於百姓而言,過於縹緲。
是百姓基本接觸不到的存在。
但直接壓迫百姓的勳貴階層權力來於王族,王族的權力來於祖神。
我們需要將百姓與祖神的根本矛盾散播開來。
讓所有百姓認識到,他們所遭遇的一切不公,承受的一切苦難,皆源自祖神!”
交子深深皺眉。
“若能做到這種程度,那確實是一股大勢。
可即便所有百姓皆反祖神,又有何用呢?”
他們百家諸子都奈祖神何,百姓人數再多,又能奈祖神何?
程信笑而不語,他不能繼續深講,祖神最大的弱點,不該由他空口白話出來。
仁子深深凝視程信。
良久後,他道:“好!我會派遣儒家弟子,教化天下,爭取百姓支援。”
辯子也道:“此事我名家也可出力!”
謀子道:“那我兵家便負責爭取勳貴子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