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進擊的巨人之紅色之翼 > 番外篇:3:島內發展

番外篇:3:島內發展(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開局一書生:從敬夜司獄開始從崩壞前文明開始的無限之旅起飛,從1973年開始穿越賈璉之慢節奏生活華夏最強主播:從主播到全球帝王系統!我有召喚軍火異能穿越之鐵血捕快沉默的戰神大唐鎮國公明末風雲:亂世殤歌三國之現代魂快穿之非炮灰女配晉世傳奇之雄霸天下四合院:當穿越者遇到傻柱重生我掌梁山,沒宋江什麼事了鷹揚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馬其頓王朝大明英宗朱祁鎮紅樓:王爺又雙叒叕娶妻了穿越後我還是戴黃盔穿黃袍三國:人屠現世,請諸位赴死

開國大典搞完了,接下來的整個帕島徹底進入到了斯大林模式,陳華把一個國家直接變成了一個巨大的機器,每個人只要按部就班的做好自己被分配安排好的工作就行。

其中各個城市也開啟了功能劃分,主要分為兩種功能,一種就是中轉站型別的城市,另外一種就是根據當地自然資源進行初加工的城市。

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冰暴石到所在地托克亞斯城,它就是第二類城市的典型,開採出自然礦物,然後靠著無腦巨人運輸出去。

另外的還有靠近平原的專門放牧的肉類養殖城,以及紡織城等等,像這種型別的城市雖然不會迎來重大的發展,但是靠著這周邊的自然資源,發展的也不會太差。

至於另外一種第一型別的運輸城市他們就比較慘了,他們存在的意義,就是提供一個貨物的中轉站而已,其中大多數都是一二道城牆的甕城。

像這種型別的城市,雖然在一開始還有一些老本,過的對於新興的只有幾千人的依靠自然資源的城市而言還算不錯。

但隨著斯大林模式的執行,城市的特化,像這種原本還過得挺行的運輸型城市,也會漸漸的失去自己的原有產業,變得凋敝起來,最後化為貨物運輸路口的一個小鎮,提供一些最基礎的服務業。

這些城市中的人,也會隨著產業逐漸凋敝而被迫的離開這種運輸型的城市,前往其他的城市當中討生活,化為國家發展的人力資源。

這就是帕島境內除去依然還在在為以後的工業化做準備打基礎的拉蘭特城以外,這就是最主要的城市規劃了。

至於當時佔據著帕蘭迪共和國人口最多的鄉村,此時又是一番不同的景象,由於現在大部分的城市都在搞基礎建設,雖然有著大量的崗位空缺,但城市的承載力已經不足了。

一個十分現實的問題是,現在的帕島主要城市那公共設施建設跟沒有似的,那是喝水全靠井,排水全靠河,夜裡電沒有,露天廁所人暴多!

現在帕島最主要的兩個城市一個是未來工業化的拉蘭特城,另外一個就是主產冰雹石賺外匯的托克亞斯城,這兩個城的容納力和人力已經全都滿了。

剩下的城市又不太重要,如果在大費周章的把人力從鄉村調到那裡去的話,有關於那裡城市的糧食衣帽之類的基礎運輸那肯定是要再次增加,產生的收益卻極其微弱。

況且今年的糧食工作也是重中之重,要是再來一個大減產之類的,那可不得了了,所以在綜合考慮之下,克利亞黨並沒有暫時大規模的調控農村。

目前農村的生產模式還是以公社為主,生產工具和生產資料為公社共有,每一個人都可以用,但用壞了要賠。

至於稅收模式則是按糧食算,每到分科的時候都要按照比例交給國家一份,然後再交給公社一份,由公社把這部分糧食以出售的方式賣給國家,得到的錢用以維持公社的運營擴充生產資料以及給公社成員發福利。

最後一部分則是由公社成員獨自享有,可以留下來自己吃,不過嚴禁拿到市場上買賣,想要換成錢的話必須透過公社的方式賣給國家,嚴禁私人買賣,不過可以少規模的贈送。

靠這種簡單粗暴又有效的方式,克利亞黨徹底的解決了糧食問題,也把帕島境內的全部貿易壟斷在了自己的手中,成為了唯一的中間商,擁有了花不完的錢。

這些就是帕島的大體現狀了,一切都在按照克利亞黨的高層的規劃之中向前走著,而等到未來,他們將會打算徹底消滅第一產業,消滅全部農民,把所有土地公有化。

原因無他,帕島的人真的太少太少了,以後他們想要發展,在海邊建立一座巨大的貿易港口是必要的,可目前島內的勞動力已經滿負荷了,根本沒有那麼多人再去建新城,想要修建港口城市,就必須把一些不必要的產業砍掉。

而他們打算的就把島內的農村人口通通消滅掉,直接把農村的土地收為國有,以後就讓國家種植所有的作物,在大平原地區形成美國的大農場模式。

如此一來,配合一下以後農業科技的發展,他們就只需要用小部分的人力,就可以全面保證島內的糧食供應,甚至是向外供給出售。

而這些沒有工作的農村人口,主要是會被通通的派往海邊,在海邊建立起兩個新的深圳,成為以後整個帕島最繁華的兩個地方。

而這兩座港口城市的位置已經被克利亞黨大致選好了,一個將會見到島內的最北端,也就是中東的方向,這裡將會是與亞洲和歐洲連線的貿易視窗,註定成為整個帕

目錄
開局救下劉邦,竟成為歷史權臣?重生無限風華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