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叛亂與自由黨(2)(第1/2 頁)
雖然自由黨一碰即碎,但那也是指專業的正規戰爭,而不是一場特大混戰,目前宛城的狀況怎麼說呢?
他亂成了一鍋粥,而且亂的還很有個性,很,很不好評價,因為雙方的水平太半斤八兩了!簡直是棋逢對手,將遇良才,一對臥龍鳳雛!
首先是自由黨這邊,也就別提了,一邊是由農民和市民組成的賊配軍,另外一邊就是訓練了一個半月的精衛軍,靠著思想的加持,敢打仗是敢打仗,敢拼也敢死。
但是隻訓練了一個半月的他們,根本打不了硬仗,用範將軍的話來說就是,沒那個能力,真的沒那個能力,他們訓練的時間實在是太短,準備的也太匆忙了。
除了調動市民的情緒,為自己增加友方隊伍,以及出色的情報和提前準備好裝備之外,強大的思想武裝之外,他們真的就沒有任何優點了。
陳華對這樣一支部隊的評價是,未來可期,現在可以毫不費力的欺。
然後就是他們的主要對手,調查兵團,和駐紮兵團了,這兩個兵團作戰水平,怎麼說呢?堪比非洲大區,平時和平的島內,他們訓練都沒有這麼好訓練。
以至於有些人上了戰場才反應過來,自己火藥忘帶了,子彈忘帶了,只能把槍變成燒火棍,不僅如此,他們的指揮很混亂,憲兵和駐紮兵互相獨立。
如果說現在的宛城是亂成了一鍋粥的話,那他們的指揮,物資補給,這裡的一切正常的軍隊配置,正常需求。
那通通都變為了粥中粥,混亂之中混亂,真的就差直接問出著名的哲學三問了。
以至於仗打到一半,很多小隊的隊長都開始後悔,平時沒好好訓練了,以至於到了關鍵時刻,自己小隊的成員都湊不齊。
而他們腦中現在的這種想法,那真的像某個垃圾作者的醫生,在給他的智齒上完藥後,又過了兩天,等到那個垃圾作者再過去上藥之時,才發現牙齒上的傷口都發炎了。
這時候那個垃圾作者的醫生才想起來,並提醒那垃圾作者說,記得買些消炎藥吃,然後給那個垃圾作者抽了膿血,還賊疼的那種,這真的是,早幹嘛去了啊!
但凡交戰的雙方多準備點時間,訓練訓練,那也不會把一場大型的,波及到全島的政變,而演變為一場大型的幫派互毆。
尤其是在黑夜的加持之下,搞得神經緊繃計程車兵們,都開始有些分不清敵我,開始玩大型真人吃雞了。
眼看著在這種大規模幫派鬥毆的情況下,這種混亂的局面,是見不到頭了,不過面臨的這種情況,自由黨也不是毫無準備的。
知道自己幾斤幾兩的自由黨,在轟開城門之後,根本沒有把自己的“精英部隊”派出去,而是先派了一小股部隊,帶領的居民們攻入了牆內。
至於剩下的絕大多數人,就是在原地留守了起來,等待著牆內的情況,如果一切順利,這群人聽指揮的話,那他們就再派些人把門轟開,繼續帶你的居民們前進。
如果對面比較猛,直接用各種火力壓在了牆內的話,那他們就果斷換牆,換一個宛城發起進攻,畢竟這不是隻有一個大門。
為了保險起見,自由黨把設定了三個主攻方向,把市民們分成了三股,等到時候哪一邊好打,他們就把精英部隊派遣到哪邊。
不過這樣做的代價嘛,除了分散了己方兵力之外,也是一起同時犧牲了三個宛城內的居民,不過怎麼說呢?
自由黨清楚自己有幾斤幾兩,也清楚這場政變很有可能是他們唯一一次的機會,不成功,便成仁,所以他們的高層選擇了最穩妥的政策。
而第三種情況就是,雙方臥龍鳳雛,一場政變給打成了大型的幫派混戰,雙方僵持不下,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到頭。
這時候,精英兵團就會選擇人最多的一條路,帶領著火炮,攻擊城門,集中兵力攻入主城之中。
然後就發生了唐德看到的那一幕,自由黨的精英部隊轟開了城門,露出了已然化為一片火海的宛城。
然後在隊長的指揮之下,精英部隊開始分批進入,最終大概進入了1000人,至於剩下的500人精英部隊,和臨時湊起來的1500人的精英部隊,這是留守在外面,以防出現什麼意外。
沒辦法,雖然自由黨組織過9月1日的大搶劫,但是他們黨內的錢財還是不夠他們養活那麼多大批脫產的人,簡單來說就是,打仗是燒錢的,沒有造血能力的他們,根本沒有那麼多錢燒。
選擇這個時機發動政變,除了因為這是糧食危機的最後關頭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