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複雜的軍隊與集體化的探討(第1/2 頁)
7月27日,總統的辦公室中,此時的他正在用刀刺著桌上的人偶,舒緩的壓力。
故事退回到幾天前,在市場部的不懈努力之下,最於找到了那些購買糧食的大商人們,於是他們就自然而然的,進入到了談判環節。
總統的訴求也很簡單,那就是這些糧食給我使用,我拿這些糧食既可安定民心,還可以籠絡軍隊,平安的發動政變,打倒王室政府,讓議會政府統一帕島,自己當老大。
而那些商人們的訴求也很簡單,制定憲法,讓自己參與到政府之中,以及控制帕島的所有產業,顛覆現有產業格局,讓自己可以不斷錢生錢。
於是乎,雙方就圍繞著這些開始談判了起來,總統首先否定了,對方的參政要求,畢竟如果他們參政了,憑藉著強大的財力,那他早晚會有被架空的一天。
然後又否定了多黨執政,否定這個的原因,還是和前面一樣,如果成了,那還會讓自己陷入很不利的局面。
至於產業控制,這個倒是可以,暫時交給他們,只要他們暫時不碰政治的話,那掌握軍隊和政府的總統,在後面完全可以直接用武力收拾了他們。
不過商人們也不是傻子,特朗普?約翰遜的教訓在前面擺著呢,如果他們自己不碰政治的話,那就是砧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
而且帕島還就這麼大點,他們想跑都跑不了,到最後只能一夜回到解放前,甚至是去往牢中。
於是就這樣,總統和商人們的談判就這樣僵住了,雙方都不願意鬆口,都想拖著,反正拖著對他們都有利。
商人們拖著,可以利用高額糧價繼續賺錢,順便讓民眾的輿論們衝擊政府,給總統和政府慢慢施壓,總之就是自己躺贏,橫豎不虧。
然後是總統,他拖的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和軍隊軍方談判,只要他們能夠達成共識,那到時候根本就不用看這商人的臉色,直接明牌就行了。
不過尷尬的點就在於,他和軍隊的談判,或者說駐紮和調查兵團的談判也僵住了。
軍隊也不是傻子,他們看著逐漸衰敗無力的政府,他們心中突然就產生了一種想法,這群人不會都是垃圾吧?如果都是垃圾的話,那為什麼我還要屈人之下,聽他們調遣呢?
我現在幫助其中一方完成政變或穩定局勢,那他會不會卸磨殺驢,鳥盡弓藏呢?
如果真的這樣的話,那我為什麼不直接兵變?自己當老大呢?何必跪在人家門口要飯呢?
這種思想和想法產生後,就立刻迅速的在軍隊之中蔓延了開來,如是帶著這個想法,在和總統談判之中,他們也提出了自己的條件,那就是當政。
新組成的議會政府之中,必須有軍隊的席位,而且這個比例不想超越30,得了這個提議一出,總統是徹底繃不住了。
本來想要一人獨大的他,看著兩方開出的條件,看著兩方都想當太上皇的要求,他突然覺得現在這情況還蠻不錯的。
當前的王室政府雖然經常對他施壓,但也沒做什麼太過的事情,況且自己現在牢牢的控制著議會政府,這也是自己的根基,一旦他們進來了,那可就不穩了。
於是,心懷鬼胎的三方,就這樣暫時僵持住了,沒有人用手打破當前的這個局面,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總統順水推舟的同意了釋放糧食的方案,想借此機會看看各方的反應,看一看能不能打破這個僵局。
不過目前還沒有產生什麼效果,只是目前的軍方那邊有些不妙,他們裡面的派系有些雜。
隨著調查兵團的歸來和糧食危機的推進,局勢漸漸明朗的軍方,產生了三個派系。
第一個就是,中上層軍官組成的造反派,他們認為王室政府和議會政府都是垃圾,我們直接上,反了他丫的。
第二個派系則是,位於中間的調和派,他們大多是高層,對牆內情況有很深的瞭解,他們主張在不被“削藩”的前提之下,儘可能的得到更多的利益。
他們認為政變的風險太高,不如利用此機會,扶持議會政府,讓他擁有足以和王室政府對抗的能力,讓他們兩個打起來,自己成為第三方,成為他們拉攏的物件。
然後伺機而動,逐步擴大自己的勢力,最終一舉完成政變。
然後就是第三方,他們為妥協派,有底層軍官們組成,面對不停前來投靠的家人們,不論上邊怎麼想,反正他們是想趕快幫一個,結束這場可惡的危機。
畢竟被餓死的,都是他們自己的家人們啊!他們真的已經受夠了,如果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