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認親(一)(第1/2 頁)
孫家大嫂何淑芳一上午這心裡就七上八下的。
一會兒認為這個孩子不可能是小姑子的孩子,小姑子那棉花性子,怎麼可能生出這樣的孩子?
當初她小姑子去農村當知青,結果自甘墮落找了個農村人。找個農村人也就算了,結果她這小姑子又命不好,生下孩子沒幾年,就喪夫了。
要不是國家恢復高考了,她家連追幾封電報把她勸回家,她現在還腳上粘著泥巴在農村種田掏大糞呢。
何淑芳看不上這個小姑子。
別看她高考考上了省裡的大學,大學生又怎樣?哪有她這個紡織廠主任威風?
怎麼說她也是管著好幾十人的幹部,平時說一不二,誰見了她不得給她幾分面子。
想到這裡,她心氣又平了。
隨後又嘆了口氣,她這個小姑子這個樣子,喪偶又有娃,老是養在家裡也不是個事兒。
一來小姑子孤獨終老,那一輩子多命苦哇。可不得她這個大嫂多替她打算?都說長嫂如母,她就是心軟,見不得別人受苦。
二來小姑子留在家裡,鄰居都指指點點,要是不硬氣的人肯定抬不起頭。但她何淑芳是個硬氣的人,絕對不受街坊鄰居影響。但總被指指點點也不是個事兒,要是能把小姑子嫁出去,那她也能對得起孫家列祖列宗了。
但轉念一想,如果這個孩子是小姑子的孩子,那這事情可不好辦了。
她又拿出報紙,仔仔細細看林意婉的照片,越打量越覺得她像小姑子。
首先她想到的是,她的兒子根本比不上這個叫林意婉的。
她為了好好培養兒子,給他吃的好穿的好,還給他請老師補課,平時成績一直是班級前十名,她很以他為傲。但這根本不能跟一個全國冠軍比。
隨後她又想到這個孩子越出息,孫瑜婚事的變數越大。
如果是個普通孩子,往後不想聯絡了,那也就不聯絡了。各過各的日子,互不打擾。
那要是個優秀的孩子,她要是反對她媽另嫁,或者鬧得沸沸揚揚,那真是所有人都沒有好日子過了。
何淑芳心態忐忑,好不容易捱到中午下班。
她卷卷報紙,塞進口袋,急急忙忙衝出了辦公室。
一路上騎著腳踏車,心中紛亂如麻,要不是腳踏車速度慢,多少得撞到行人。
進門回家,就見孫瑜正在燒飯。
孫瑜燒飯的手藝很好,人也很勤快,孫家人回家就能有熱飯吃,家裡衛生裡裡外外也打掃地乾淨。
這也是何淑芳對小姑子住在家裡沒有大怨言的重要原因。
小姑子現在在大學裡當助教,每月能往家拿工資。她上班時間也自由,能顧好家裡。
請個保姆還要花錢呢,她讓小姑子住在家裡,還能在這一片博個好名聲。
她走出去,誰不說一聲孫家大嫂高義!
想到這裡,又對小姑子嫁出去有幾分不捨。免費的保姆,好用又貼心。儘管住在家裡,可那屋子閒著也是閒著。還能往家拿工資。出嫁卻還要陪嫁。
何淑芳心情複雜,卻親熱地過去拉著孫瑜的手,“小瑜啊,你也累了一上午了,先休息休息,等等再忙。”
孫瑜被她嫂子說得心裡熨帖,手上卻沒停下,“最後一個菜,馬上就好了。大嫂你先坐下休息休息喝杯水,我盛出菜來,你好吃了午飯去上班。”
何淑芳於是沒再勸,給自己的大茶缸子倒上開水,也給孫瑜的杯子裡倒上水。
放下沉甸甸的暖瓶,她感慨,小姑子做飯前還把熱水燒好了,想得真周到,誰娶到她可真是有福氣了。想想又不捨得她嫁出去了。
孫瑜炒了兩個菜,一個燒白菜,一個燒土豆,都端到方桌上。
何淑芳坐下來,拿起饅頭就著菜就大口大口吃。
孫瑜拿著一小塊饅頭,掰成小塊,一點一點往嘴裡送,時不時夾點菜。
何淑芳吃得差不多了,拿起大茶缸子灌了一口水。
孫瑜也放下筷子,端起杯子喝水。
何淑芳就從口袋裡拿出那張報紙,“小瑜啊,你看看這個女娃娃是不是你那個閨女啊?”
孫瑜拿杯子的手頓住了,她偏過頭正準備看報導,卻被那張越入眼簾的小小黑白照片吸引了全部心神,“啪”地一聲打翻了玻璃杯。
她顧不得灑在身上的水,一把奪過報紙,仔細閱讀報導。
她的臉上先是揚起一個笑,隨後滾滾熱淚就流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