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認罪,不認錯(第1/2 頁)
田氏安排的待客禮儀上面沒有可以挑剔的地方,甚至能夠看出曾經作為公族的底蘊。
什麼意思?田氏就是陳國的公族後裔,帶走了一部分陳國的知識傳承,來到齊國發展之後還是跟陳國保持聯絡。
田氏最大的特點就是懂得培養宮廷侍女。不要小看這一點,僅僅是一些掌握宮廷禮儀的侍女存在,無形中就讓田氏的逼格直線上升。
好多人只是純粹想要見識一下懂得宮廷禮儀的侍女,他們會很樂意拜訪田氏作客,一來二去互相之間不就熟悉起來,建立起人脈關係了嗎?
田氏這邊不止有懂得宮廷禮儀的侍女,還有一支小規模的音樂班子。
現在,約是十來名樂師就在幔帳之後演奏,大廳之內則是六名舞娘隨著音樂翩翩起舞。
智宵和魏駒多的是聽音樂和看舞蹈的機會,總得來說只是感覺受到了禮遇。
庶出的趙毋恤才成為趙氏宗子沒有幾年,再則他成為宗子恰好是趙氏遭遇困難的階段,壓根沒有列國之君對趙氏發出做客邀請,趙氏內部也很難再將資源投入娛樂相關,致使趙毋恤根本沒有經歷過這種場面。
在春秋時代,想要聽到成套班子演奏的音樂和看到舞蹈著實太難太難了,恰恰因為機會難得,很多人受到這種款待會覺得非常榮幸,感覺受到禮遇怎麼會不對東道主心生好感呢。
所以,田氏有著大多數家族所沒有的社交規格,只要使用的方式正確,有這麼一套頂級社交圈子的配置,一下子就能夠吸引越來越多的貴族進入同一社交圈子了。
看看趙毋恤的反應就可以說明問題。
無論怎麼樣,趙毋恤都是晉國卿位家族的成員,當前更是宗子的身份,連他都會因為田氏這種規格的款待而覺得榮幸,其他出身更低的人會是什麼反應?
魏駒不得不承認的是,即便自己不止一次經歷過類似的場面,還是因為田氏足夠用心而感到心情愉悅。
事實就是那樣,有沒有條件是一回事,要不要把優渥的條件發揮出來讓客人體驗到則是另一回事。
“田氏的起點比較低,只能用這種方式來開展人脈。這樣的交友方式管用,只是仍舊處在弱勢地位,地位更高和實力更強的人結交田氏,想要的大多是利用和揮霍,田氏有所需要大多會看心情選擇幫不幫忙。”智宵卻也需要承認田乞走對了路子。
田乞當前的做法跟現代的一些企業在創業之初的老闆差不多,也能從一些企業公關的做法找到影子。
因為田乞所處年代比較早的關係,排除掉田乞是位穿越者的可能性,指定是田乞先開創出了這種社交模式。
他們的相同點就是有求於他人,擺低位置極力交好,耗費了無數的資源極可能都無法換取等價的回報。
因此,該種社交模式到一定階段之後,需要的是抓住機會做出調整。
例如,田乞一開始不講任何身段,等待齊君杵臼的賞識變現,田乞在廟堂獲得高位,過去那種卑微模式肯定不能再用,需要的是從地位比自己更低的貴族那邊獲得好處,再將資源拿出來結交比自己身份更高的貴族。
智宵選擇從“薛”地路過完全是臨時起意,詭異的是田乞好像早有所料?
田氏之主在某個封邑視察很正常,不正常的是恰好在招待犯了事的豫讓。
晉國派人前來齊國追捕豫讓並不是什麼秘密,那麼是不是等於田乞只要讓豫讓待在“薛”地,智宵等人遲早會找上門來呢?
這樣的話,能夠判定田氏就是奔著接觸智宵為目的。
之所以單獨將智宵摘出來特別說,原因在於智宵也是臨時邀請魏駒和趙毋恤同行。
如果田乞知道魏駒、趙毋恤與智宵同行也是後面的事情,絕不是一開始就事先知情。
整個酒宴過程進行得很是完美,事情卻是一件都沒有談。
時間差不多之後,田乞與田恆選擇告辭,留下了智宵、魏駒、趙毋恤和豫讓。
這個就是田氏懂得做人的地方了,明白晉人肯定有許多事情要談,不適合外人在場。
智宵安靜坐在原位。
事關魏氏,最好是讓魏駒最先詢問。
然而,趙毋恤率先發難,說道:“刺殺晉使乃是大罪,你知否?”
豫讓平靜地答道:“自然知曉。然,國賊人人得而誅之!”
這就讓趙毋恤很生氣了,霍地站起來,大聲怒斥:“是否國賊豈是你所能定罪!?僅此一條,你便有罪!”
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