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弱國的悲哀(第2/3 頁)
去講那些話。
萬分尷尬的司馬寅有點不知道該說什麼,站起來行禮之後,選擇了立刻告辭。
智宵完全是故意將場面搞得那麼難堪。
去“晉陽”那邊?智宵只會在某一天率軍前去,作客是永遠不可能去“晉陽”作客的。
信不信智宵敢去“晉陽”作客,趙氏就敢動手將智宵扣押住,或是製造意外讓智宵死亡?
在司馬寅離開沒有多久,智申過來了。
“為何致使難堪?”智申問道。
看來司馬寅去找智申告狀了?
智宵嗤笑一聲,說道:“代君、中山國之主,命不久矣。”
智申先是眨了眨眼睛,想到了什麼似得,憤怒地吼道:“趙氏爾敢!?”
為什麼智申會在突然間發怒?因為智申相信智宵的判斷,趙氏會選擇代國之主和中山國之主在“晉陽”作客的時候動手,然後趙氏也邀請智宵前去“晉陽”作客了啊!
該說的預言,智宵多多少少透露一些給智申知道,會不會發生且待日後。
智申說了另外一些事情便離開了。
那些事情之中,包括智申已經通知趙氏,請趙鞅或趙毋恤回到“新田”城中,雙方好走三書六禮的流程。
智宵說什麼都不可能親自去“晉陽”那邊。
在今年,智宵與季嬴的婚禮必須舉行。
所以,趙氏如果沒有足夠分量的人待在“新田”城內,三書六禮的程式就走不動了。
恰是因為趙氏沒有足夠分量的人在“新田”城內,智宵才有時間前往衛地。
目下,趙鞅在“晉陽”地,趙毋恤人在衛地。
如果趙鞅沒有回到“新田”意願的話,前往衛地的智宵正好辦完事跟趙毋恤一同回到“新田”城中。
半個月後,智宵來到了衛地。
地方仍舊是那一片地方,山川河流沒有出現變化,土地與人員的歸屬卻是發生了轉變。
智宵在“平陽”見到魏駒、韓庚、趙毋恤,三個人在事先已經得知智宵會過來,並且智宵路過“棘津”踏入衛地,他們不可能沒有收到訊息。
“宵攜兩‘旅’前來?”魏駒先問這個。
智宵本身的武力值不差,極可能是當世的單挑之王。
問題在於敵人一旦數量太多,智宵的體力總有被消耗完的那一刻,為了安全保障肯定要帶上充足的戰鬥人員。
兩個“旅”就是包括戰車組成員在內的三千名武裝,春秋之初的列國進行交戰,強國能夠出動的參戰人員也就這麼多,現下也有舉國上下湊不出三千部隊的袖珍型諸侯國。
智宵帶著疑問看著魏駒,用眼神反問魏駒問那個做什麼。
魏駒比較玩味地說道:“衛庭妥協,眾民不甘。”
重複了很多次,春秋時代想有“民”的頭銜並不容易,一般特指有大夫爵的貴族。
衛國為了保住國祚自願被瓜分,但是當前時代之下,國君只是大家的首領,不存在什麼“口含天憲”的權威。
一國之君可以割捨疆域,國家由多個貴族的封地組成,每一塊封地都有屬於它的主人,統治者放棄了那些土地,等同於土地的主人遭到拋棄。
衛地當前是個什麼情況?真的不是衛國高層捨棄那些疆域,從土地到人口就屬於勝利者,一國之君不願意反抗,作為土地和人口實際上的主人,貴族怎麼可能說交出土地或人口就交出去。
所以了,衛國從國家形勢上放棄抵抗,各處的貴族卻是仍舊在抵抗,只不過失去了中樞的統籌與排程,各個家族的抵抗屬於各打各的。
智宵本來就清楚魏駒為什麼會那樣一問,直白地說道:“宵此次前來並非參與征戰,僅接收魏氏、韓氏、趙氏應予之口眾。”
智氏的三千作戰人員是智宵的保鏢,同時也是護送人口的隊伍,憑什麼在魏氏、韓氏和趙氏沒有履行約定的前提下擔任作戰任務了?
“如此,乃是駒謬誤了。”魏駒見智宵說得那麼清楚,一句謬誤就打算揭過。
智宵分別掃視了三人一眼,假裝不解地問道:“衛人各自為戰,你等無力克服?”
這話不傷人。
如果他們連各自為戰的衛國貴族都搞不定,只能說這一代的晉國卿大夫真的能力不行。
換句話說,要是魏駒、韓庚或趙毋恤連那種困難都沒有能力克服,不是無能又是什麼呢?
魏駒開始搖頭苦笑。
韓庚向前一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