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紛紛擾擾的一年(第3/3 頁)
遣返?”
這不是魏駒對智宵的信譽有疑問,純粹就是認為便宜了楚國。
智宵理所當然地說道:“若楚國履約,敢不遣返?”
魏駒這才點了點頭,心裡明白智宵已經對魏氏做出了最大讓步,不可能再退了。
“駒私以為,楚國若願送來賠償,亦是數載之後。”魏駒再一次見識到了智宵的手段,只能說心裡佩服到不行。
只要楚國一天沒有將所有賠償補足,五萬楚人是抵押也是勞動力,將他們投入到各個工程,委實能做不少的事情。
這不,智氏起了那麼多大工程,本就極度缺乏人手,有四萬楚人補進去,要緩解多少勞力方面的緊張。
“兩萬鄭人……”魏駒拉了一個很長的尾音。
智宵卻是立刻變臉,無比嚴肅地說道:“兩萬鄭人乃是罕達予我美意,不可與楚人相似!”
尼瑪!
魏氏跟鄭國早就撕破臉,奔著滅掉鄭國為最終目標,自然不用維護信譽值。
那些鄭人是罕達為了討好智宵送來的人手,他們是由智宵來接受,扣押下來是能讓智氏獲得好處,只是要分潤給魏氏,得罪人的卻是智宵,毀掉的也是智氏的名聲。
所以,魏駒腦子是不是壞掉,敢有那種心思。
“貪心不足,無視世俗,想一出是一出,魏氏是從魏駒開始出現這種風格的?”智宵產生了這種疑問。
作為戰國的第一位霸主,魏國是最有可能奠定最終勝局的七雄之一。
結果是什麼?魏國有機會滅掉秦國給放棄,掉頭去攻打齊國,打完齊國打中山國,打完中山國再打趙國。
魏國打完趙國之後,三晉一體的格局土崩瓦解,隨後輪到魏國被其餘六國聯合毆打或輪番挑戰了。
魏國失去霸主地位之後,格局變成趙國、齊國、楚國爭雄。
三晉之一的韓國?他們自吞併鄭國,之後就一直在擔當“小受”的角色,對上誰都認慫。
智宵讓出一萬楚人的事情滿不住。
韓庚和趙毋恤倒是識相,事後沒有再提出分潤的要求。
得勝班師的晉軍在“虎牢”分成兩批,智宵帶上自己的所屬轉道周王室地盤,魏駒、韓庚、趙毋恤帶上所屬經由“棘津”去了“沫”地。
智宵走周王室地盤的“孟津”過大河,並非是要前往“新田”報喜,會徑直向西前往秦地。
魏駒、韓庚、趙毋恤到“沫”進行一段時間的休整,接下來就是入侵衛國。
如果走程式,他們這四位卿大夫應該親自回到都城向晉君午報喜,再將征戰所獲交給一國之君,由晉君午挑挑揀揀一番留下四成,另外的六成再用賞賜的方式還回去。
問題是什麼?晉國的四個卿位家族早就認知到自己乃是權臣的事實,完全無視了晉君午的權威,要辦自家的正事為前提,沒有那個閒功夫為了表演再回“新田”一趟。
智宵在“智”地接見了陽虎。
與此同時,秦國的使節在“智”城也等智宵等了四個月之久。
“今歲恰是紛紛擾擾,天下形勢多變,使人眼花繚亂。”智宵不止見陽虎,隨同在場的還有輔果、程朔、范蠡、寒武等智氏族人和家臣。
寒武刻意在“智”城等智宵就一件事情。
本來在春季下旬,智宵就應該舉行加冠禮,由於出征給耽誤了下來。
在智宵舉行加冠禮之後,與季嬴的婚事也該安排上,一樣被延後了。
寒武過來是轉達智申的意思,先別去秦地,等著智申過來主持加冠禮,隨後該履行與趙氏的婚約,趕緊成親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