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與歷史何其相似(第1/3 頁)
自第二次“弭兵會盟”之後,諸夏之中的大多數諸侯國已經走向衰弱,其中就包括晉國和楚國。
如果說哪一個國家趁勢崛起,必然是東南一隅的吳國。
以西方紀元算,今年所處的年間是公元前488年,距離第二次“弭兵會盟”已經過去五十八年的時間。
在前506年,楚國面對吳國連戰連敗,掀開了楚國陷入絕對衰弱期的序幕。
楚國最慘的時候被吳國攻陷都城,連帶半壁江山也淪為吳軍的佔領區,時至今日還有將近十分之三的疆域落在吳國手裡。
當然了,楚國的衰弱只是相較於強國而言,即便是陷入最虛弱狀態的楚國仍舊比鄭國、魯國、秦國這一類二流強國要強大得多,欺負諸如陳國、蔡國、莒國、杞國、等等一些小國還是能夠像碾死螞蟻那般容易。
拿楚國在極度虛弱狀態還能屢屢出兵三萬、五萬、乃至於十來萬兵力來說,當今之世能夠辦到的國家仍舊沒有幾個,甚至連看似牛逼轟轟的吳國都辦不到一次出動十萬以上的兵力規模。
直至來到距離“新田”約十公里的曠野,智宵才通知眾人搭設營地。
設營這種事情,肯定是上位者動動嘴,幹活的是一眾隨從,連士兵都不需要動手。這種情況看似階級明顯,何嘗不是一種明確分工呢?
一個場地率先被佈置妥當。
這個場地被鋪上地毯,搬來了案几和蒲團,身份足夠的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座位。
一些炊具和用餐工具也被從馬車上搬下來,各家的僕人為自家主人忙碌著,煮湯的煮湯,烤肉的烤肉,很快現場便飄滿了食物的香氣。
“楚使今次前來,必是合縱。”魏駒率先提到了楚國使節團的話題。
現在就有合縱的說法了?當然有了!
所謂合縱就是多國聯合,也指從平面地圖去看,地理位置為“豎”的國家結盟或合作,稱之為合縱。
合縱連橫的另外一個連橫,從字面意思就知道是平面地圖之上,兩個或多個國家地理位置為橫向,稱之為連橫。
用多數人一聽就能理解的說法,秦國在西,齊國在東,兩個國家聯盟便是連橫;趙國在北,魏國、韓國在中,楚國在南,他們聯盟便是合縱。
至於說什麼合縱連橫是從圍棋的玩法而來的說法,別聽人瞎胡扯。
圍棋在春秋戰國已經出現,問題是棋盤包括玩法跟現代就是兩回事,稱之為“弈”,到東漢變成君子的六藝之一。
魏駒說的合縱跟戰國時代的意思可能不是那麼一樣,理解為非結盟模式的合作就可以了。
畢竟,晉國不可能與楚國正式聯盟,進行會盟再商談一些合作卻是可以的。
吳國正處在上升勢頭,暫時看不到停止發展或衰弱下去的跡象,直接受害的楚國以及正在被挑戰霸權的晉國,兩個老牌強國確實有一些可以合作的地方。
“強方才瞅見逢同。”高強講出自己的見聞。
逢同是誰?以祖籍算是楚人,當前在越國出仕。
越國的官與楚國的使節團一起出現在晉國?這件事情本身就該令人看了覺得疑惑。
有那麼一個事實,吳國和越國的朝堂之中,不管吳國或是越國大臣至少有半數來自楚國。
吳國當前的執政是伍員(伍子胥)。
越國目前的執政是文種。
伍子胥和文種原先都是楚國貴族,他們卻以楚人的身份分別在吳國和越國獲得高位與實際權柄。
以後有一句話叫“楚才秦用”,說得是楚國不珍惜本國的人才,讓人才都跑去秦國效力了;現在的情況是,楚國的很多人才也不在本國效力,跑得諸夏列國都是,尤其是晉國。
那個“楚材秦用”還只是一種說法,有一個成語就是“楚材晉用”,能夠猜測楚國的人才流失有多麼嚴重。
逢同也是一位人才,為越國的重新崛起勞心勞力。他在越國目前擔任的是外交工作,與楚國使節團一同出現在晉國,似乎也說得過去?
楚國學習晉國在敵國後方扶持一個國家,越國便是楚國的扶持物件。
只不過,越國一直以來都承認只有一個宗主國,那便是晉國。
也就是說,哪怕楚國一直在扶持越國,越國明面上還是非常尊重晉國。
晉國是公認的當世霸主,認晉國為老大的國家太多了。
楚國到現在還不是諸夏的一員,要等晉國被瓜分走進戰國時代,楚國與中原列國聯絡越加頻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