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出兵南下!(第1/2 頁)
一直到春播結束之後,晉國各地的軍隊要麼是向南開拔,不然就是到“新田”郊外等待接受檢閱。
從吳國決定到“黃池”會盟,時間已經過去將近七個月。
在這七個月裡面,列國有邦交能力的人顯得很忙。
不提周王室的公卿到底都在幹什麼,他們頂多就是隱晦替諸侯加油,期盼能夠將晉國幹挺,換個執旗人代行王事。
什麼“旗”呢?就是管夷吾第一個喊出“尊王攘夷”的那杆大旗。
齊桓公的時代,齊國成為執旗國,能夠隨意召喚諸侯進行會盟,也就有了齊桓“九合諸侯”再讓齊國成功稱霸的偉業。
這個“稱霸”指的就是為諸侯之長,也稱“伯”。
稱霸是為了獲取各諸侯的進貢,發生戰爭的時候讓諸侯帶兵前來聽命效力。
諸夏第二個完成“九合諸侯”偉業的人是晉悼公,似乎還是在七年之內陸陸續續召喚諸侯進行會盟,搞得各諸侯不是在會盟就是在前往會盟的路上,一個個可謂是叫苦連天。
現在,吳君夫差估計就是想復刻齊桓公與晉悼公幹過的事情?可以肯定的是吳國不止會舉行一次“黃池會盟”的活動,不用在戰場上戰勝晉軍,只要能夠維持一個平手,後面吳君夫差一定還會再召喚諸侯進行會盟。
在過去的七個月,吳國的使節四處奔走,拉攏這個諸侯國,威逼那個諸侯國,要的就是他們前往“黃池”參與會盟,一塊在盟誓的時候痛罵晉國的殘暴不仁。
天下苦晉久矣!
若不是晉國實在太能打,眾諸侯才不樂意每年給晉國進一次貢,再陪著晉國跟楚國一開打就是將近兩百年的時間。
齊國第一次發起反晉攻勢的那會,參與進去的諸侯國比較多;哪怕是第一次挑戰失敗,到第二次也爭取到了不少盟友;第三次仍舊拉攏了之前的六成盟友,失敗後才徹底拉垮;到第四次就沒有諸侯國願意繼續陪著齊國玩了。
恰是因為齊國一再挑戰晉國失敗,搞到後面讓各諸侯國認命,才有晉國長達百年以上的稱霸。
如果算上在“刑1”的那次會盟,也就是晉國召喚諸侯一起打中山國的那次,吳國舉行“黃池會盟”已經是第二次對晉國的霸權發起軍事挑戰。
上一次,吳國並沒有拉攏到盟友,獨力挑戰晉國戰敗,將近五萬大軍還能逃回去三萬多,還真算不上是一次慘痛的失敗。
這一次,那麼多諸侯響應吳國的會盟邀請,不是因為諸侯看到上一次吳軍沒有歷經慘敗,單純就是各諸侯意識到晉國的擴張慾望太強,他們再不嘗試反抗就要晚了。
“君上腹瀉,無以閱兵。”韓不信剛從宮城出來,到東城門會合其他卿大夫。
晉君午近來三天兩頭就生病,不是腹瀉就是精神不濟。
那並不是晉君午找藉口,乃是恰有其事!
至於晉君午為什麼會那樣,只能說智氏、魏氏和韓氏認為該換一名國君了。
直白說就是,智氏、魏氏、韓氏在搗鬼。
目前晉君午在宮城內連一名心腹都沒有,有人千方百計進行算計的話,想讓一個人反覆生病簡直是太容易了。
陳列在“新田”東城門外的軍隊數量僅有六千,其餘參戰部隊中的四成已經在“虎牢”附近待命。
晉國為什麼屯兵在“虎牢”附近?因為吳國選定的會盟地點“黃池”在宋國與鄭國的邊境處。
當前大部分諸侯國要參加吳國牽頭舉行的會盟活動,晉國無奈之下召喚南燕、杞國、衛國要在衛地的“曲濮”會盟,儘管召喚南燕、杞國和衛國會盟顯得寒酸,晉國擺出來的針對意味卻是非常明顯。
幾位卿大夫在城門會合,沒有多聊一些什麼,各自上了戰車就出城了。
因為晉君午沒有到現場閱兵,自然是由韓不信這位元戎代行,歷數吳國的不敬與罪惡,再聲討那些要去“黃池”參加會盟的諸侯國,隨後大喊一聲“出發”就算完事。
戰鼓擂響的聲音中,晉軍以“卒”為最小方陣單位,排成長龍有序進行開拔。
“趙毋恤自絕於天下,仍無絲毫回應。”韓庚與智宵同車,說這話的時候不斷搖頭。
為什麼說趙毋恤自絕於天下?因為趙氏並沒有脫離晉國,哪怕不再是作為卿位家族,晉國有難卻選擇擁兵自重,一樣會被人所鄙視。
智宵不想冷笑的,還是控制不住冷笑道:“此小人忙於弒親。”
韓庚沒有半點意外地問道:“果然?”
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