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第2/2 頁)
“林墨,電力部門說至少需要一週的時間才能解決,這可怎麼辦?”生產經理著急地說道。
林墨決定購買發電機,“先買幾臺發電機應急,不能因為電力問題耽誤生產。”
但購買發電機又需要一大筆資金。
“林墨,公司賬上已經沒有多少錢了,買了發電機,其他地方的資金就更緊張了。”財務總監說道。
林墨咬了咬牙,“先買發電機,其他的再想辦法。”
在解決電力問題的過程中,原材料的供應又出現了短缺。
“林墨,由於災害的影響,原材料的價格飛漲,而且供應緊張,我們很難買到足夠的原材料。”採購經理說道。
林墨決定尋找新的原材料供應商,“擴大采購範圍,哪怕遠一點,也要找到價格合理、質量可靠的原材料。”
經過艱苦的尋找和談判,終於找到了新的供應商。
“林墨,新供應商雖然願意供貨,但要求我們先付款,他們才發貨。”採購經理說道。
林墨無奈之下,只好再次四處籌錢。
就在公司艱難前行的時候,政府出臺了一系列災後扶持政策。
“林墨,政府的扶持政策對我們來說是個好訊息,但申請條件很嚴格,我們能達到嗎?”政策研究專員說道。
林墨立刻組織團隊準備申請材料,“不管有多難,我們都要試一試,這是我們的機會。”
在準備申請材料的過程中,發現公司的一些資質和檔案不齊全。
“林墨,要補齊這些東西需要時間和精力,而且可能會涉及到一些違規的問題。”法務經理說道。
林墨堅決地說,“我們要依法依規辦事,不能為了一時的利益而冒險。該補的就補,該整改的就整改。”
經過全體員工的努力,終於準備好了申請材料,提交給了政府相關部門。
但審批需要時間,而公司的資金已經所剩無幾。
“林墨,再這樣下去,公司可能撐不到審批結果下來了。”財務總監說道。
林墨鼓勵大家,“堅持住,只要我們不放棄,就一定有希望。”
就在大家幾乎絕望的時候,銀行主動聯絡了林墨。
“林墨,我們瞭解到貴公司的困難,決定為你們提供一筆緊急貸款,幫助你們渡過難關。”銀行經理說道。
林墨激動得熱淚盈眶,“謝謝你們的支援,我們一定按時還款。”
有了銀行的貸款,公司暫時緩解了資金壓力,生產逐漸走上正軌。
然而,市場競爭卻愈發激烈。
“林墨,競爭對手趁我們受災的機會,搶佔了大量的市場份額,我們的產品市場佔有率大幅下降。”市場部經理說道。
林墨決定加大市場推廣力度,“制定新的營銷策略,推出優惠活動,奪回失去的市場。”
但推廣活動需要大量的資金和人力投入。
“林墨,以公司目前的狀況,很難承擔這麼大的推廣費用。”財務總監說道。
林墨思考良久,“聯合一些合作伙伴,共同開展推廣活動,分擔費用和風險。”
經過一番努力,終於找到了願意合作的夥伴。
推廣活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市場份額開始逐步回升,但公司的利潤依然微薄。
“林墨,這樣下去不是辦法,我們必須找到新的盈利增長點。”一位高層說道。
林墨決定開拓新的市場和業務領域。
“林墨,新的市場和業務領域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而且風險很大,我們能行嗎?”有人提出了質疑。
林墨堅定地說,“不嘗試怎麼知道不行?只要我們做好充分的準備和調研,就有成功的可能。”
在探索新領域的過程中,公司又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挑戰。
但林墨和他的團隊始終沒有放棄,他們堅信,只要團結一心,就一定能夠戰勝一切困難,迎來公司的新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