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第1/2 頁)
公司剛剛有了起色,林墨還來不及鬆一口氣,新的難題就如潮水般湧來。
“林墨,最近原材料市場波動劇烈,我們之前簽訂的大宗採購合同可能要面臨巨大損失。”採購經理小張一臉焦急地說道。
林墨心頭一緊,“立刻分析市場走勢,看看有沒有辦法降低損失。同時和供應商重新談判,爭取調整合同條款。”
然而,供應商根本不願意讓步。
“林墨,他們咬定合同不放,說一切按合同辦事,沒有商量的餘地。”小張無奈地說道。
林墨深知不能坐以待斃,“那我們尋找其他替代供應商,哪怕價格高一點,也要先保證生產的正常進行。”
但新供應商的尋找並不順利,要麼質量不過關,要麼交貨期無法保證。
“林墨,這些新供應商都不太靠譜,我們陷入了兩難的境地。”小張說道。
林墨皺起眉頭,“繼續擴大尋找範圍,同時和現有的供應商再磨一磨,實在不行,我們只能在價格上做出一些妥協。”
就在林墨為原材料的事情焦頭爛額時,生產線上又出了問題。
“林墨,一批產品在質檢時發現嚴重的質量缺陷,可能需要全部召回。”質量控制經理老李臉色陰沉地說道。
林墨震驚不已,“立刻查清楚原因,是生產流程的問題還是原材料的問題?”
經過一番調查,原來是新採購的一批原材料質量不穩定導致的。
“林墨,這次的質量事故對公司的聲譽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客戶紛紛表示不滿。”銷售經理小王說道。
林墨連忙安撫客戶,“向客戶誠懇道歉,承諾儘快解決問題,給予相應的補償。”
為了挽回公司的聲譽,林墨決定親自監督產品的召回和重新生產。
“林墨,重新生產需要大量的資金和時間,我們的生產計劃被完全打亂了。”生產經理老趙說道。
林墨咬咬牙,“不管付出多大的代價,都要保證產品的質量,不能讓公司的信譽毀於一旦。”
在處理質量問題的同時,公司的財務狀況再次陷入危機。
“林墨,銀行貸款的延期申請被拒絕了,我們必須在短時間內籌集大量資金還款,否則就要面臨法律訴訟。”財務總監老孫說道。
林墨感到壓力巨大,“先盤點一下公司的資產,看看有沒有可以變現的。同時,嘗試向其他金融機構申請貸款。”
但公司的大部分資產都已抵押,而其他金融機構也對公司的狀況持謹慎態度。
“林墨,沒有金融機構願意貸款給我們,他們認為風險太大。”老孫說道。
林墨決定召開全體員工大會,希望大家能一起共度難關。
“各位同事,公司現在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難,但我相信只要我們團結一心,就一定能夠戰勝困難。我希望大家能夠暫時降低工資,共同為公司節省開支。”林墨說道。
此言一出,臺下一片譁然。
“林總,我們也要生活啊,降低工資怎麼行?”有員工喊道。
“就是啊,公司的問題不能讓我們員工來承擔。”其他員工也紛紛附和。
林墨理解大家的不滿,“我知道這對大家不公平,但這只是暫時的,等公司度過難關,一定會補償大家。”
經過一番艱難的溝通,部分員工表示願意與公司共患難,但仍有一些員工選擇了離開。
人員的流失給公司的運營帶來了更大的困難。
“林墨,一些關鍵崗位的員工走了,工作銜接不上,很多專案都停滯了。”部門經理們紛紛向林墨訴苦。
林墨不得不親自上陣,填補空缺。
“林墨,你這樣也不是辦法,你一個人精力有限,還是要儘快招聘新的員工。”一位高管說道。
林墨何嘗不知道,但在這個時候,招聘合適的人才又談何容易。
“林墨,我們釋出的招聘資訊響應者寥寥無幾,就算有人來面試,看到公司的狀況也都打了退堂鼓。”人力資源經理說道。
林墨無奈地說,“加大招聘力度,提高待遇,哪怕多花點錢,也要把人招進來。”
在招聘的同時,公司的競爭對手又開始挖牆腳,試圖把公司的核心技術人員挖走。
“林墨,競爭對手開出了豐厚的條件,一些核心技術人員心動了。”研發主管老王說道。
林墨連忙與這些技術人員談心,“我知道大家面臨著誘惑,但公司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