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二少爺、三少爺(第1/2 頁)
在太史洵武進行住房改造的時候,其他幫過忙的巡邏隊員也在家裡忙著砌火炕,這種簡單好用關鍵能取暖防寒的設施漸漸傳播開來,那些常年風寒入體的村民,住了幾天都伸出大拇指,身上的病症得到了緩解,有的老寒氣都被排出體外了。
幾天後,淳于氏的病情消失,又能正常活動了,讓太史慈鬆了口氣。
有了火炕在,今年太史東村因換季死亡的人數少了很多,只剩一兩個人家掛了白色布條或白色燈籠,死亡率大大減少,使得大家對太史慈多了一些感謝。
……
天氣漸漸暖和起來,東邊森林的小河邊,上游一個捕魚簍被埋在河道里等著魚自投羅網,太史慈身披蓑衣弓著腰站在水潭裡,雙腿叉開彎曲,一手舉著短槍一動不動。現在,曾經的那根木棍已經變成了一杆短槍,槍尖從木製變為鐵質威力大增,這是太史洵武見太史慈喜歡插魚特意做了這把短槍送給他的。
太史慈耐心的等著,整個身體與自然融為一體,好像是從水裡長出的灌木一樣。這是太史慈前世看自然探索類節目時看到的一種長頸長腿的水鳥,喜歡俯身用雙翅展開蓋住頭,把自己偽裝成植物,外形像個傘一樣,隨後一動不動等魚自己游過來。而魚有在樹叢草叢躲避的天性,等到魚被偽裝欺騙游進來之後,鳥就迅速出擊,用長喙把魚抓住。而現在太史慈就在模仿這種鳥的行為。
許久,終於有一條魚將太史慈當作植物遊了過來,從雙腿間遊過,最後停在兩腿之間休息起來。太史慈看準機會,迅速出槍。
“噗呲!”
長槍抬起,一條兩斤多的草魚被插在槍上胡亂掙扎。太史慈回身上岸,用一根柳枝穿過腮部將魚掛上,此時樹上已經掛著兩條一斤多的魚,這是太史慈一天的收穫。又將捕魚簍起出,裡面有四五條几兩重的小魚,聊勝於無。
把所有的魚綁在身上,太史慈沐浴著下午的陽光往村裡走去。
走到門口,太史慈一愣,院裡怎麼這麼多人?
兩匹馬一頭驢被拴在門口,還有一隊穿著統一制服好似家丁的人站在外面。院子裡,里長、太史洵武和族學先生陪在兩個一身錦袍的人身邊,淳于氏站在幾人面前謙卑的低著頭,不知在說些什麼。太史慈開啟院門走進院子,開門的聲音讓大家轉過頭來,太史慈一看,是以前見過的主家二少爺和三少爺。
“太史慈,快過來。”里長連忙招手將太史慈招過來,隨後對二位少爺介紹道:“這位便是太史慈,三少爺之前見過了,最近發明了筒車和土炕,還有薑湯可以驅寒的用法。”
太史慈抱拳行禮不卑不亢的說道:“小子太史慈見過二位公子。”
二少爺捋著鬍子居高臨下的說道:“嗯,之前平流民之亂時來過這裡,卻未與你相見,實乃憾事,聞你又有創舉,吾一定要來見識一下。”
“只是小聰明而已,二少爺謬讚了。”
這時三少爺問道:“小子,可曾讀書?”
太史慈點點頭:“吾去年入族學,現已識字。”
“學了什麼?”
“剛學《論語》與《孝經》。”
這時族學先生插嘴說道:“太史慈天資很高,只數月便趕上其餘人一、兩年的進度。”
三少爺眼前一亮,說道:“當真?若仔細雕琢未嘗不能成為一塊寶玉啊。”隨後問道:“《論語》講的什麼?你學到了什麼?”
太史慈想了想,說道:“《論語》所言乃儒家核心思想,仁、禮、中庸,透過孔子與其弟子的言行闡述何為仁、禮、中庸。”
三公子緊跟著問道:“那何為仁、禮、中庸?”
族學先生等人緊張的看著太史慈,太史慈想了想,回答道:“仁為裡,禮為表;心仁而守禮,為君子;中正平和,因時制宜、因物制宜、因事制宜、因地制宜為中庸;若人人心懷仁心、恪守禮數、行中庸之道則天下太平。”(這是作者瞎寫的,別太認真。)
說完,太史慈突然發現環境一下子特別安靜,抬頭一看,所有人目瞪口呆的看著自己,除了淳于氏之外,其他人眼中充滿了震驚。
三少爺首先反應過來,向族學先生問道:“劭叔,這是您教的?”
“不不不。”族學先生太史劭連忙搖頭:“非我所授。”
“應是太史慈獨自領悟。”里長看著太史慈目光復雜,太史慈實在是太過優秀了,今年才9歲而已,已經近乎妖孽了,神通與凡人的差距就這麼大嗎?再看看旁邊太史洵武的傻樣,里長暗自嘆了口氣,人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