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 章 生意越來越好(第1/7 頁)
第二天一大清早,張玉嬌過來這邊的時候,才得知樓小喬已經出了門。
早飯是蛋炒飯,直接燜鍋裡的,鍋底還有些餘溫,小帥起來的時候已經不太熱了,他又加了把火,墊著腳站在灶臺邊上,把蛋炒飯熱熱分給妹妹吃。
張玉嬌到的時候,正好看見小帥揮舞著鍋鏟,一勺一勺把炒飯分到兩個碗裡。
“帥帥,媽媽呢?”
“媽媽去街上了。”現在樓小喬出門更早了:“嬸孃吃飯飯嗎?”
嘴上很客氣,手上卻很誠實的只分了兩碗出來。
小帥把兩個碗擺在桌子上,讓妹妹挑。
亭亭看了幾眼,想吃多的那個,但昨天沒吃完,最後剩下的一點還是哥哥給她吃掉了,最後媽媽回來了,給她講了孔融讓梨的故事,於是她知道了,孔融肯定是吃不完那個大梨,才讓給哥哥弟弟們的。
“我要這一碗。”亭亭指著少一些的那一碗。
小帥給她拿了小勺子,讓亭亭自己吃,亭亭就自己乖乖的坐著吃飯。
張玉嬌見兩個孩子這麼懂事,心裡是羨慕不已,對小帥說:“你媽媽白天不在家,中午飯誰給你們做?”
樓小喬每天回來都三四點了,直接可以準備晚飯。
村裡也有人沿路賣東西,自從樓小喬發現中午有好幾個賣包子的沿路兜售,就乾脆不管了,乾脆讓孩子們自己買東西吃,一塊錢可以買兩個大肉包子,孩子吃是夠了的,中午稍微壓一壓,到晚上樓小喬回來前,小帥會把今天要吃的菜洗好。
他現在會做飯了,只是樓小喬嫌棄孩子的廚藝。
“媽媽給了錢,中午讓我們買包子。”這幾天都是吃包子。
“你媽媽賺到錢了,還真是跟以前不一樣了。”張玉嬌說:“家裡有什麼事就跟嬸孃講,在外頭不要跟人打架,嬸孃待會兒帶妹妹來跟你們玩。”
張玉嬌家的大女兒跟亭亭只差了兩個月,剛好可以在一起玩。
村裡這樣串門的不少,張玉嬌沒事就會把孩子帶來家裡玩。
樓小喬趕到菜市場的時候,早市還熱鬧著。
買菜的比買炒貨的出門要早,這個時候出來剛好可以擺一個小時。
樓小喬這一路過果然哪裡有錢賺,這生意就有人馬上跟風去做。
但她這幾天在這裡賣熟悉了,一擺攤就有熟人過來,樓小喬一看還是第一天找她買臘肉的中年大叔。
“我那天吃過你家的東西,確實不錯,你這天天來擺攤,怎麼賣不完一樣的?”大叔看了一眼她的攤位置。
樓小喬翻了個蛇皮袋出來,在車後座墊著,這才把臘肉拿出來攤開在上面放著,三十斤的臘肉其實也不多,擺開了也沒多少,除了香腸只放些樣品,其他的都能堆在上頭。
聽有人這樣問,樓小喬抬了下眼,見到是第一天買她臘肉的中年人,笑著說:“我自己家的昨天剛好賣完了,但村裡面燻臘肉的人家也多,有些人吃不完的也拖我賣,像我們農村裡頭可沒工資好拿,除了能養頭豬,養些雞,別的產出就只夠家裡吃吃喝喝的了,大家都不容易,能幫上就幫,反正與我來說就是早個把鐘頭到的事兒。”
這個中年男人穿著體面,一看就是有身份的人。
這年頭依舊是城裡比農村香,城裡人畢竟有固定工資好拿。
中年人見樓小喬說話也敞亮,說話落落大方,也沒有那麼多花頭,便也笑了起來:“你家的臘肉不錯,尤其是香腸我家孩子很喜歡,不知道今天這個香腸怎麼樣?”
樓小喬拿起來一根香腸給他看:“昨天我收回來就撿了截小點的跟孩子們一起嘗過了的,香腸是兩家一起灌的,味道也差不多,我家的香腸配方,還是我以前在外頭打工時,一個四川工友教我的,花椒末用熱鍋焙過研磨成粉,加在裡頭有股子麻辣味,倒比我們這邊大多數人的做法要更好吃些,我跟您保證,這個香腸絕對好吃。”
“難怪味道跟咱們本地的不一樣,之前我吃過的花椒都是一整顆的,還是磨成粉了香。”中年人看了幾眼:“那行,給我搞五斤香腸,坐膀肉也不錯,這一塊都給我。”
坐膀就是後腿肉,肥肉比較厚,炒出豬身上的肉哪個部位最受歡迎,就是肥肉厚厚的後腿肉。
一運氣不錯:“幸好我今天早早的來,不然您就去買別人家的了,稍等會兒我馬上給您稱,香腸有肥有瘦,您自己選吧,選多少是多少。”
那人就低頭選,並不像有些人那樣,買個香腸恨不得把自己喜歡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