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4 章 複習資料&...(第6/13 頁)
了起來。
他現在幹勁十足。
————
廠子裡十幾個銷售,數謝韜的業績最好,不過派往外地的銷售的提成也會因此高一些。
根據遠近的不同,最遠的提成一盒是有八分錢。
雖然業績不如謝韜的多,但大家的收入基本上也都是差不多的。
廠裡的銷售得到了激勵,便越發賣力的去推銷,除了餐館,還有酒店,還有各種零售場所,只要是需要接待客人的地方,其實都能用的上抽紙,最高單日銷售量是謝韜完成的,他一天就賣了三千盒紙。
這一天天的下來,廠裡的銷售是忙的飛起,一個兩個的恨不得再多跑一家店。
有人有摩托車的就想對佔便宜一些,烏拉拉的往外頭一開,速度可比踩單車的謝韜快多了。
謝韜也眼紅,但一輛摩托車要好幾千,以他的工資哪裡買的起,他又沒有一個拿著雙職工工資的好爹媽贊助。
但,很快他就買得起了。
業績也是寫在工資單上面的,謝韜第一個月拿到的提成就有三千多。
謝韜拿到工資的第一個月,先去買了個便宜的摩托車,有了摩托他就跑的更快,也跑的更遠,第二個月才能做到更多的單。
謝韜的三千多,轉化成廠裡的銷售額,一個月就是六萬多的銷售額,別小看六萬多,像謝韜這樣的銷售,廠裡還有十幾個。
年輕的小夥子大姑娘們,也不管烈日炎炎,乾的是風生水起。
包裝盒上面的生產廠家足夠醒目,去店裡吃飯的人一眼就能看清楚盒子的包裝。
樓小喬的感受很明顯,以前她去餐館吃飯,都沒有這麼多的抽紙,現在鋪天蓋地都是抽紙,老闆們也是會算賬的,一個月下來就知道抽紙多經濟了,以前一卷紙一塊五,一天兩卷都不夠用的,現在抽紙一天兩卷用不完。
質量好,價格便宜,客人也喜歡。
有人用過覺得好,卻覺得這種紙超市沒有賣,也會順嘴問一句老闆在哪裡買的。
“哪裡有賣的哦,這種紙是廠家直銷的啦,我們一次拿貨要拿個上百盒人家才會賣給我們的啦,你要買的話,我店裡就有,出廠價一塊二一盒,要不要的啦。”
這些個精明的老闆,也看出來抽紙有市場。
一盒紙能賺兩毛錢,順手賣一賣不香嗎?
有人或許只是問問,可有人是真的會買。
開玩笑,這年頭下館子的人,誰家裡條件會差了嗎,這種包裝的紙,擺在家裡招待客人也是很氣派的好嗎,有人會一提(十盒)一提的買,有人也會要老闆賣一盒給他們試試。
這些小老闆,竟然免費當起來抽紙的銷售。
造紙廠沒管這些老闆到底賣什麼價格,但只要上廠里拉貨,一百盒起步,都是一塊錢一盒,這也是給到這些小老闆們的價格。
餐館裡用上了,自家要不要用的了,這些老闆們也會拿去家裡用。
紙巾是個消耗品,一旦養成了習慣,是很難離的開的。
就在銷售的小夥子們把目光投向更遠的市場的時候,廠裡接到了一個電話。
這次打來的不是什麼超市,而是一家地產公司的採購
最近樓小喬很忙,除了偶爾跟張讓見見面,拉拉小手。
更多的時間都在撿回複習資料。
樓小喬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在熟悉這些高一教材。
離樓小喬考大學的時間線實在是太長了,好多知識點她都忘了,就算她前世也算是藝術生裡面的小學霸,高考也是考了五百多分的,但對付如今的高考,又像是一個新人一樣。
但當她摸到書本的這一刻,竟然神奇的發現,她的記憶力比前世還要好。
繼承了這個優點的她,再加上前世的記憶,複習起高一的課程來都不覺得很難了。
就算是出門,樓小喬都隨身帶著語文課本,或是背一背書,或是隨便記憶幾個單詞,一天下來,她竟然有十幾個小時的時間都用在學習上。
這些知識本來就是長期記憶的,雖然過了好幾年已經淡忘掉了,剛開始回憶起來是很難,但多次反覆的記憶以後,樓小喬發現自己再看這些知識,也慢慢的熟悉起來了。
此刻,樓小喬就在造紙廠的休息室裡做英語題。
低頭做了很久的題,偶爾也需要站起來活動一下,樓小喬剛站起身來,還沒走出休息室,陳妮就拿著一疊紙走了進來。
“你猜,這是什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