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大型強子對撞機?(第2/3 頁)
?
沒辦法,上輩子這類文章見過不知道多少次。
比如有一次他去餐廳吃飯。
兩天過後出現一篇文章,題目叫「頂尖物理學家說:靈感就來源於這」。
圖片中,他直愣愣的坐著。
對於這種照片,網友對待普通人和科學家之間的區別就出來了。
照片中是普通人——這個人好像傻逼。
照片中是科學家——智者的沉思。
當時的文章內容:
他一直盯著餐廳的那條鐵鏈子,覺得這東西和量子糾纏的兩個光子同源,鏈條的一端動了,另一端同樣會受到影響。
t的。
他當時就真的是發呆而已!
「呼~」
許青舟把回憶壓下去,又把打腦闊的文章關掉,繼續查資料。
半個小時過去,許青舟倒是看到了不少熟悉的數學家的名字,有對他那篇證明文章的補充和改進,也有對波利尼亞克猜想的研究。
可惜,都不深入,研究方向僅僅能算是對孿生素數定理的延伸,根本沒幾篇有借鑑意義的。
而在有用的論文裡,他重點的看了是一篇叫「rtens定理與素數定理」的論文。
這篇論文的作者算是許青舟的老熟人,亞吉爾教授。
在劍橋遇到的,那位說要證明孿生素數猜想的印度小哥的老師,來自印度帝國理工大學的高等數學研究所。
在論文中,他們首先透過計算素數倒數和引入了rtens常數,接著透過對zeta函式尤拉乘積運用數分技巧得到了rtens常數更精確的表示式
這的確是一個研究素數分佈的一個好辦法。
文章結語,亞吉爾教授十分樂觀地表示,他們已經在繼續推進,如果幸運的話,大家在一年之內就有可能聽到波利尼亞克猜想被解決的好訊息。
許青舟筆尖輕點,覺得很有意思,打算照著這篇論文的方向繼續算下去。
對於什麼被搶先證明之類的,他倒是不擔心。
數學嘛,有時候真像長跑。
波利尼亞克猜想就是終點,比賽的過程就是證明波利尼亞克猜想的過程,有時候你覺得自己已經看到終點了,但等再前進一步的時候也許會猛地發現。
艹,跑反了!
況且,搞學術,一切以實力說話,要是對方真的能提前證明出來,他不介意豎起大拇指,說一句:你們真牛逼。
下午三點,正當許青舟在推算的時候,接到顧教授的電話,他拿著手機走出圖書館,才給顧教授回電話。
顧教授在電話那頭說:「小許,你的萬人計劃申請透過了。」
「這麼快?」許青舟意外,原本還覺得至少要一兩個月,沒想到十幾天就下來了。
顧教授笑呵呵地說道:「我們這麼多老傢伙聯名推薦,上面總得給點面子,再說,你這麼多成就擺在哪兒呢,要是因為年齡就把你卡了,會讓人心寒。」
「麻煩顧教授了。」許青舟點頭道謝。
顧教授說道:「你小子多搞出點成果就是對我最好的感謝。」
「一定一定。」許青舟笑著附和。
電話那頭,顧教授頓了頓,才問:「你上次說要試試波利尼亞克猜想,進度怎麼樣?」
「剛開始。」許青舟老實的承認。波利尼亞克猜想比孿生素數定理難太多,他現在還處於收集資料,思考方向的階段,還沒有具體的想法。
「我就知道。」電話中,顧教授悠悠說道:「目前,最接近摘取證明波利尼亞克猜想這個成果的,一共有三個地方。」
「美國伯利克里分校的詹姆士數學研究所,德國的拉法埃拉·帕特爾教授,還有印度理工大學那邊的高等數學研究所。」
「您也在關注這個啊?」
許青舟詫異,記得顧教授主要是研究極限理論的。
「那不然呢,你小子天天就忙物院那邊的事情,我得幫你盯著國內外的狀況。」
顧教授笑罵,微微停頓,又略微感慨:「多虧了你,在數學界掀起了一場研究波利尼亞克猜想的熱潮。」
孿生素數猜想被證明,乍一看,只要稍微往前一步就能成功摘下這顆王冠,真有點唾手可得的感覺。
證明一個數學猜想所帶來的榮譽和自豪,對於數學家們不言而喻。
「壓力突然大起來了。」許青舟咂舌,視線轉一圈,打算找了個涼快的地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