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孫權請和(第2/3 頁)
曹睿解釋道:「孫權既然都割據一方了,以朕之見,他對不對大魏稱臣又能如何呢?早晚還不是要平定他?」
曹真問道:「那陛下的意思是?」
曹睿擺了擺手:「朕也不是說一定就要這樣,還在與諸卿討論嗎!」
「朕是想說,如果不議和丶也不接受孫權名義上的請降,只是與孫權不接觸行不行?」
曹真皺眉:「即使武帝之時多次與孫權作戰,也未有斷絕溝通之事出現!只不過是時戰時和罷了。」
曹睿答道:「方才司空不是說了,孫權一定是需要時間來安定內部嗎?若是與孫權斷絕溝通,東吳的內部會不會更緊張些?」
司馬懿說道:「臣聽懂陛下的意思了,但如此做法恐怕效果有限。還不如接受孫權名義上的請降,也同樣可以使東吳內部緊張起來。」
「不溝通也不行……」曹睿思考了半晌,隨即問道:「那為何要等孫權的使者來大魏呢?朕遣人去找孫權談行不行?」
見四人盡皆疑惑,曹睿解釋道:「孫權現在不是應該擔憂內部嗎?朕遣人去看看,總是可以的吧?」
「而且孫權遣人來洛陽,使者又能有多大許可權丶替孫權決定多少事情呢?」
「但若是朕派人去找孫權,可以做的事情就更多了。比如邀請孫權一起攻蜀丶或者威嚇孫權一番割地丶或者讓孫權交歲幣。」
歲幣?在場四人一時不解。
司馬懿拱手問道:「敢問陛下,歲幣是何意?」
「所謂歲幣,就是讓孫權用錢糧來買平安嘛。」曹睿解釋道:「朕問司空三個問題。」
司馬懿道:「陛下請說。」
「在皖城是孫權輸了丶還是朕輸了?」
「現在是孫權不想打丶還是朕不想打?」
「是孫權內部不穩,還是朕內部不穩?」
沒等司馬懿回答,曹睿就接著說道:「很明顯是孫權想和嘛!既然孫權想和,交些錢糧或者歲貢,豈不是理所應當?」
司馬懿還在思考的時候,曹真卻哈哈大笑了起來。
「陛下這是把孫權逼到牆角去了!」曹真笑道:「無論他給還是不給,都夠難受的了。」
「朕也只是個提議嘛!」曹睿笑著說道:「至於能不能成,到時再說也無妨。」
司馬懿拱手說道:「陛下聖明,臣以為可以。」
其餘三人也紛紛應和。
「那這幾日選個使者出使江東好了!」曹睿說道:「還有第二件事,比第一件事更重要些。」
還有什麼事情能比與孫權議和還重要?
曹睿也不賣關子,徐徐說道:「第二件事,黃權在豫州彈劾潁川典農都尉一事。」
「黃權的表文是直接送到朕這裡來的,朕就與諸卿簡單說一下吧。」
四人的目光都聚在皇帝身上,曹睿的神情也漸漸嚴肅起來。
曹睿說道:「黃權三月初離開洛陽後,從滎陽丶新鄭直接去了潁川郡。」
「黃權整個三月都一直待在潁川郡,在長社丶鄢陵丶許昌丶潁陰丶臨潁丶昆陽丶舞陽諸縣都轉了個遍,來巡視農業與屯田一事。」
司馬懿敏銳的注意到,皇帝提到了『舞陽』一縣,司馬懿自己正是被封為舞陽侯的。
曹睿繼續說道:「黃權在豫州巡視了半個多月後,欲要先整治許昌屯田一事。但發現許昌的屯田官員多有欺上瞞下之舉,還試圖阻撓黃權調查。」
「許昌典農校尉,令狐愚。」曹睿看向在場四人:「此人你們認識嗎?」
司馬懿回應道:「回陛下,臣知道此人。」
「司空來給朕說說。」曹睿道。
「遵旨。」司馬懿說道:「令狐愚原名令狐浚,在黃初年間曾任和戎護軍丶負責監察河北邊境諸軍之事。」
「當時護烏丸校尉田豫討伐胡人有功,卻言談舉止之間有些許違反令狐浚的管轄,令狐浚就遣人慾要將田豫羈押。」
「先帝因此大怒,將令狐浚改名為令狐愚,並將他攆到了許昌屯田去了。」
司馬懿問道:「臣敢問陛下,令狐愚所犯何事?竟然讓黃權彈劾?」
曹睿答道:「黃權起初讓潁川太守遣人調查許昌屯田一事,令狐愚卻稱屯田之事不歸郡中管轄,應該由州中管理。」
「而黃權自己派人去調查之後,令狐愚又稱典農校尉直屬大司農,州中應該應該請大司農派人協助一併調查,否則其不敢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