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論功論行(第1/3 頁)
酒過三巡,宴會上的氣氛也漸漸熱烈了起來。
雖說場面上一團和睦,但這些將領重臣們個個都精明著,飲宴之時都恨不得將一隻眼睛死死的盯住皇帝。
曹睿剛剛舉起酒樽不過幾瞬,原本熱鬧的堂中當即就安靜了下來。
嘴角略微揚起丶輕笑了一聲後,曹睿朗聲說道:「此番收復隴右,眾臣眾將盡皆用命,朕亦感懷。」
「雖說論功行賞要回洛陽朝中再論,但朕現在就大約為你們排個次序出來,就如同昔日壽春時一般。」
隨皇帝至此的司馬懿丶楊阜丶陳矯丶曹植等近臣,心知此番用兵與上次淮南不同,並無多少謀畫之功。
因而也絲毫不在意,等著皇帝為眾將排出次序。
可將領們卻是各個屏息,生怕自己漏聽了隻言片語。
曹睿掃視了一圈堂中眾人,卻忽然笑出聲來:「大將軍怎麼也神情如此急切?朕此時論的是戰功,以大將軍的位階丶倒是不須與他們同論了。」
距離曹操起兵已經三十年了,歷來慶功的酒宴上都十分融洽,並沒有發生過將領因言獲罪的情況。
簡單來說,酒宴上對於將領的規矩非常之少。
在曹睿此前放了話,眾臣眾將興致已起之時,聽聞皇帝調侃大將軍曹真,堂中也是一片鬨笑之聲。
曹真拱手笑道:「臣也只是欲聆聽聖意,沒有要與諸將爭功的想法。」
曹睿方才還在調侃,現在卻認真了起來:「大將軍之功朕如何不曉?具體增邑回洛陽再論。」
曹真起身拱手行禮:「臣謝陛下恩典。」
曹睿右手抬起,向下虛按示意曹真坐下後,方才對臣子們正色說道:「隴右戰局牽一髮而動全身,朕和大將軍從洛陽遠道而來,若無左將軍張合張儁乂的救時之功,恐怕隴右局勢早已糜爛。」
「左將軍,」曹睿面帶笑意舉起手中酒樽:「此番戰事,卿從陳倉決策果決急援隴右丶搶佔略陽堅守如山。殲滅蜀軍鄧芝部挫敵銳氣,與諸軍合力擊破蜀軍大部。」
「在朕看來,卿為首功!不枉朕將雍涼託付於你!」
張合身負都督雍涼諸軍事之責,位高權重之餘,在旁人看來卻是要為隴右迅速丟失負下責任的。自曹睿率軍從洛陽出發之前,朝中就有人表示了這個想法。
這個想法乍一聽上去有幾分道理。雍涼是你的防區,如何還沒交戰丶便一下子丟了三個半郡?
但曹睿身為皇帝,心中卻如明鏡一般,並不會被這些言語干擾。
諸葛亮率領八萬人來襲,張合兵少地廣丶能做下這番應對實屬不易,不應再強求更多了。
對面乃是諸葛亮統兵,如何能指望像昔日張遼據守合肥一般,輕易便將其擊退呢?
並不能因為一個根本做不到的事情,來指責張合半點!
張合在堂中眾人目光重視下,緩緩起身,向皇帝躬身一禮:「陛下以臣為首功,可臣這些時日卻時常慚愧,辜負了陛下將雍涼託付給臣的苦心。」
曹睿輕輕搖頭:「卿不需與朕說這些,若無你在略陽堅守,隴右此時已經不復國家所有,首功是卿應得的。」
「來,與朕共飲一樽!」
張合雙手將酒樽高舉,以此表示與皇帝飲酒時的尊敬之意,即刻仰頭將樽中之酒一飲而盡。
「左將軍且坐。」
剛將酒樽放下,侍立在身側的散騎侍郎姜維,便知趣的用木勺將皇帝的酒樽斟滿。
「大軍在略陽擊破蜀賊之時,蜀賊援軍與我大軍相隔不過半日。若無鎮西將軍牽招牽子經指揮若定,率部急攻魏延營壘丶並在一個半日內將敵營擊穿,隴右戰況定會在略陽僵持更久。」
「鎮西將軍,」曹睿笑著看向牽招:「卿率步軍摧敵堅壘,功當第二!」
看著皇帝已經舉起的酒樽,牽招並未像張合一般謙辭,而是簡單謝恩之後,將樽中酒一飲而盡。
曹睿滿意的點了點頭,隨後將目光移向了郭淮身上。
「略陽戰後南下之時,若無雍州刺史郭淮郭伯濟在上邽堅守,諸葛亮也不必將大軍撤退,而是就地在上邽一帶與朕相持了。」
「郭刺史,」曹睿點頭道:「孤軍敵後堅守,盡職盡責儲存城池,使敵退而失據,卿當為功勞第三!」
郭淮起身恭敬行禮,眼眶都有些泛紅之意:「臣倉促之間也只能保全上邽。但臣身為雍州刺史,卻在臣的治下丟了三個半郡,屬實是臣之過錯。」
「還望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