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竭力維持(第2/3 頁)
之態,彷彿友人一般。
曾幾何時,司馬懿作為『曹丕四友』之一,與先帝曹丕也是類似這般的相處。>br />
只不過世情更替丶往事不再了。
他司馬懿在皇帝身前,可沒有這麼親近的待遇。
帳中除了司馬懿,重臣只有一個侍中王肅在此。
陳矯作為秦州刺史,回了祁山城丶去忙於新設立的秦州政務了。而楊阜作為雍州刺史,也一併回了長安。
楊丶陳二人走了,陛下還託楊阜去信丶將人在長安的辛毗喚來。
如今只有兩個侍中了,真不知陛下還會將誰補進來。
聊了幾句客套話後,毌丘儉拱手說道:「稟陛下,衛僕射有一句話丶託臣給陛下帶過來。」
曹睿搖頭失笑道:「衛師傅怎麼這般謹慎?在書信中說難道不行嗎?」
毌丘儉糾結了幾瞬:「稟陛下,衛僕射想請陛下早日回返洛陽,還說天子不該久在京城之外。」
曹睿嘆息一聲,轉頭看向司馬懿:「司空,我們是十二月六日從洛陽出發的對吧?」
「正是。」司馬懿答道:「到今天四月十一日,共計四個月零五天。」
曹睿輕輕搖頭:「朕上次去淮南,來回也就三個月罷了。到現在已經四個月了,仗還沒打完呢。」
「朕知道衛師傅說得是對的。雖說朕也是個天子,只不過這個天子還未一統天下,稍稍不似那些太平年間的皇帝丶倒也無妨。」
「朕會回信給衛師傅的,此事仲恭就不要管了。」
毌丘儉點頭,隨即出聲說道:「臣是去年五月初一奉旨出發北巡的,到今日已經快有一年了。」
「臣在幽州丶幷州兩地所見所感,還未來得及向陛下當面彙報呢。」
「那就今日說,朕今日也沒有太多瑣事。」曹睿看向毌丘儉:「先說公孫淵吧。對於此人,劉曄和你都是怎麼看的?」
毌丘儉道:「陛下,對於公孫淵丶劉公和臣的看法是一致的。公孫淵狼子野心丶圖謀不軌。既有造反的實力丶也有造反的意願。」
「不知陛下可曾熟悉遼東道路?」
曹睿道:「朕大略聽過些,不過細節上就不詳盡了。仲恭可以試言之。」
毌丘儉頓了一頓,說道:「昔日武皇帝攻烏桓之時正是七月,傍海道因發水不通丶因而在本地人田疇的帶領下,武帝全軍從盧龍塞出發,沿山路行軍五百里方才到達柳城。」
「朕記得這回事。」曹睿點頭:「張遼斬了烏桓單于一戰嘛!」
毌丘儉道:「武帝之所以繞遠,一方面是由於濱海道泥濘不通丶另一方面是賊人阻住道路險要之處。」
「恕臣直言,若大魏再徵公孫氏的話,依舊是如武帝當時一般艱難的。」
「還是因為那個濱海道?」曹睿皺眉,似乎想起了一些什麼,恍然又明白起來了。
從右北平到遼東丶還是濱海道,這不就是後世山海關那條路嘛!
毌丘儉點頭:「正是濱海道。臣是八月到的遼東,從遼西到遼東的濱海道長達四百多里,一路上泥濘不堪,絕非大軍能夠行軍之處。」
「況且就算到了遼東,還有一片寬兩百餘裡的沼澤阻擋丶號稱遼澤。」
曹睿問道:「遼東那種地方怎麼會有沼澤?」
司馬懿輕咳一聲:「陛下,遼水夏季時常氾濫,早在漢時就時常阻礙遼東農事和驛遞,積弊已久。」
曹睿想了片刻:「所以說要攻遼東,就要在雨季之前走完濱海道丶穿過遼澤才行?因為遼東冬日寒冷,儘量還要在冬日前打完?」
司馬懿思索了幾瞬:「陛下說得沒錯。遼東本地地理如此丶天時如此,實非人力所能更改。」
曹睿輕笑一聲:「這般地利,若不是離中原太遠,恐怕當年亂時丶人人都要搶了!」
「朕記得最早做遼東太守的公孫度,是靠董卓的任命才得以上任的?」
毌丘儉搶回話頭:「正是。昔日公孫度與其同鄉徐榮結好,徐榮又是董卓麾下愛將。公孫度就是憑著這般關係丶才得了遼東之任。」
曹睿嗤笑一聲:「金角銀邊草肚皮,公孫度選了個好地方。這才是苟全性命於亂世啊!」
「仲恭,公孫淵對你和劉曄無禮之事,朕也都聽過了。這般無禮悖亂之人,朕如何能許他官職呢?算起來,朝廷也快將他晾了幾個月了吧?」
說罷,曹睿轉頭看向司馬懿:「司空,若朕沒勝吳蜀之前丶說不定還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