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不忘施恩(第2/3 頁)
降得更快!」
「司空之言有理。」曹睿看向王昶:「朕現在封沮縣長傅昕丶陽平都尉張楷二人為亭侯丶各賞絹兩百匹,皆調入洛陽升遷為官,具體官職另定。」
「讓大將軍拿這兩個人的事蹟去說!」曹睿眼中閃出一絲銳利之色:「投得越乾脆,朕給的價碼越高!」
王昶應聲答道:「臣知曉了,這就去告知大將軍。」
王昶走後,曹睿揹著手走出帳外。
此刻曹睿所在的大帳,就是昔日諸葛亮在赤亭留下的那個。只不過經過了一番修正,形制和規格都更符合皇帝的身份。
從帳外向西望去,映入眼簾的就是從北流向南邊的故道水。
陽平關已經歸屬大魏,得到漢中應該已經沒有懸念了。
蜀地本就偏狹,如今又沒了漢中,已是亡國之相。
司馬懿丶毌丘儉丶王肅三人也隨在皇帝身後走了出來。
毌丘儉試探性的問道:「陛下,此番漢中已得丶是不是可以乘勝追擊丶平滅蜀賊了?」
曹睿沒有轉頭,依舊看向遠方的山勢說道:「仲恭是說乘勢滅蜀?」
毌丘儉道:「具體細情臣並不懂,只是私下揣測。」
「不行。」曹睿說道。
「不可。」這是司馬懿在旁提醒的聲音。
而王肅全程在後束手丶不發一言。王肅明白自己的侍中之位是由經學而來,因而隨軍出征的幾個月裡,對軍略全然不提半點意見。
曹睿明白,隨著漢中的拿下,無論軍中還是朝中,有這般心思的人只會越來越多。
若曹睿不在軍中丶只在洛陽遠端觀戰的話,說不得也會起了這樣的心思。
但曹睿在軍中。
有些事情是親眼目睹了的。
別的不說,就單純的談論軍力。
在略陽一戰,牽招從長安急援略陽的一萬五千步卒徹底打廢了。六千士卒的死亡丶加上還有相當數量的傷者,讓這些士卒短期內很難再上戰場了。
此部剩餘的數千兵力,也只能在天水各城中維持秩序丶在羌人屯田時鎮鎮場子。
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真實存在的事情。
而在赤亭一戰中,張合所部也損失巨大,原本的三萬人丶南下時只能帶走一萬步卒。
這些激烈的戰鬥給一支軍隊帶來的損失,平復起來是要以月丶或者季度為單位的。
再說洛陽盡數帶到這裡的中軍。五萬中軍從洛陽長途來援隴右,早已盡皆疲憊。
若要在漢中之後繼續再打下去,中軍的損失又如何算?中軍空了,皇帝又該如何統御天下?
還有雍州丶司隸丶兗州丶冀州丶幷州,努力維持後勤的各地郡縣和數也數不清的民夫……
這些一筆一筆的帳,都是要算的丶也是一定要算清楚的。
此番能取漢中,已經是大魏現在實力的極限了。
曹睿轉身看向毌丘儉:「武帝當年說『人苦無足,既得隴右,復欲得蜀』,朕現在算是徹底明白了。」
「不是不欲,實是不能!」
毌丘儉略帶歉意的拱了拱手:「是臣失言了。」
曹睿朝著司馬懿揚了揚下巴:「司空來給仲恭解釋!」
司馬懿語氣平淡的說道:「一為糧草後勤,再攻蜀後續乏力。二為久離洛陽,中軍應歸京城以鎮天下。」
毌丘儉恍然般點了點頭。
曹睿問道:「仲恭是想領兵了?」
毌丘儉尷尬一笑:「臣是想為陛下分憂。」
曹睿笑道:「如今各將皆有分派在身,若是讓朕從大將軍丶或者徵西將軍的營中擠出兵來給你,將軍們說不得私下裡也要罵朕的。」
「不過去年仲恭在幷州討鮮卑叛亂時,戰績還是讓朕眼前一亮的。待回朝之後,在中壘營為將領兵吧!」
司馬懿在旁,似乎想起來了些什麼。
中壘營,不就是曹洪負責的嗎?竟要分出一些給毌丘儉?
一直沒有說話的王肅,此刻竟插話道:「陽平關已定,陛下可以擇日前往漢中了。」
曹睿微微頷首:「朕亦有此意!」
……
從赤亭到陸遜所在的白水關,距離有七百餘裡。
當然,這七百多里指的是在大魏控制的區域行軍,而非是說赤亭丶武興丶陽安關這條路。
五日諸葛亮敗退時,曹睿就命人走下辨丶武街一路,去給陸遜傳訊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