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紫色寶箱(第1/3 頁)
賀平深諳炒作之道,
在其電影《炮打雙燈》宣傳中,就以諷刺國內的"男尊女卑"而出名。
他諷刺的物件,還是圈內知名人士。
只要將名人當作靶子,公開批評,便會招致名人粉絲及支持者的反擊。
如此一來,輿論熱潮便油然而生。
一旦輿論發酵,不論導向如何,其關注度自然水漲船高。
賀平深知,自帶金身的杜笙,目前還堅不可摧。
他並未直接將矛頭指向杜笙,轉而將目標鎖定為《無間道1》,重炒冷飯。
然而,提及《無間道1》就意味著不可避免地聯想到帶動內地票房奇蹟的杜笙。
此舉既在最大程度上激發了爭議與關注,又避免了直接觸怒杜笙。
倘若杜笙不出面反駁,自然是最佳局面。
即使杜笙出面反擊,賀平也能解釋為就事論事,無針對杜笙之意。
若是正面交鋒,倒也罷了。
這種拐彎抹角、悄然蹭熱度的手段,確實令人不齒。
普通人遭遇這類情況,除了自認倒黴,通常別無他法。
因為一旦出面,反而可能助長對方的熱度。
但星際傳媒裡面,幾位合夥人都是跟輿論打交道出身,豈會任人擺佈?
在輿論熱度高漲之際,一條新聞突然搶佔各大媒體頭條——
《杜笙攜手哇哈哈,正式成為品牌代言》!
此新聞一出,熱度迅速超越賀平的《天地英雄》。
哇哈哈作為國內首屈一指的飲料品牌,多年來深受國民喜愛,屢獲殊榮。
皆因成立以來,它多次贊助體育代表團出國征戰,還慷慨解囊支援殘運會、青奧會等重要賽事。
發展的同時,不忘回饋社會。
其中最有名的,莫過於捐資助力國家航天發展,於全國範圍內建立幾十所希望小學,抗洪救災期間慷慨捐贈價值逾千萬的救援物資等。
鑑於這些善舉,哇哈哈被國人譽為民族品牌,多次獲得國家級榮譽。
而杜笙代言哇哈哈,簡直就是天作之合啊。
畢竟杜笙一鳴驚人,同樣源於拳壇中創造紀錄,闖入k1gp總決賽。
他不僅打破國際罵名,為國雪恥,還為國民出了一口惡氣,因而深受大眾愛戴與支援。
哇哈哈之所以穩坐國內飲料行業榜首,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其持續的慈善投入。
同樣,杜笙之所以能鑄就如金身般的公眾形象,離不開他在慈善領域的慷慨解囊。
他與劉徳樺成立華邦慈善機構,分別於《武林》奪冠、打進k1總決賽時,都鄭重承諾會將所有獎金捐獻,旨在幫扶弱勢群體。
為了盡最大努力,他甚至承諾每賣出一件服裝品牌,從中抽出一筆作為定向捐贈,彰顯出非凡的胸襟與氣魄。
一個無私奉獻的偶像拳星,與一個同樣關懷百姓福祉的民族品牌結合,噱頭立刻拉爆!
因此新聞一經發布,關注度驟升,迅速成為街頭巷尾熱議的話題。
然而,對於賀平及其背後的華宜來說,這無疑是一記悶棍。
他們耗盡心力,投入巨資,好不容易炒熱話題。
對方這合作噱頭一出,瞬間轉移了所有人的視線。
這感覺就好比眼看豐收在望,豈料成果被人盡數收走一樣。
實在令人憤懣!
怒火中燒的王忠軍,意圖借杜笙高額代言費大做文章。
600萬代言,在國內堪稱天價。
因為人氣跟杜笙差不多的四大中生,拿到的最高代言都不到200萬。
只是不等王忠軍出手,杜笙透過星際傳媒宣佈,這筆錢全數捐贈。
此舉瞬間引爆輿論。
民眾被其無私精神深深觸動,讚譽之聲如潮水般湧現。
“不愧是慈善拳星,夠闊氣!”
“對比那些所謂慈善大家,這才是我們應當效仿的楷模!”
“明星撈快錢我一向鄙視,但這次卻鄙夷不來。”
“太誇張了,這樣捐法,只怕連助理的錢都難支付吧?”
每每刷到網友對杜笙的讚譽,王忠軍就恨得牙癢癢。
他不信杜笙會捨得將鉅款,全部用於慈善!
多半是像國外那些富豪一樣,找個合理藉口避稅罷了。
只是王忠軍不敢發聲。
在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