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言商(第1/2 頁)
一聽這話,朱海軍當即微微一笑,就朱元璋這思想,可以好好噴他一噴了。
於是,他便開始侃侃而談道:“沒錯,追逐利潤是商人的天性。但是,我們來假設一下,如果沒有商人,這個世界會變成什麼樣?”
“產糧食的百姓就只能有糧食,想要一些其他,比如衣裳,怎麼辦?難道要自己再去做衣裳?還有做鞋,種菜,如此等等,沒有商人,你能想象會是怎麼樣的麼?”
朱元璋聽了,有點不服氣,道:“朕只是抑制奸商謀巨利,又非滅商!”
“對於這些民生小買賣,朕定的商稅就和田賦一樣很低,三十稅一,這還不夠?”
一聽這話,朱海軍立刻想起他看過的一次論壇爭論,當即就回答道:“你這麼一說,我還想起你的另外一個問題了,就是在你的認知中,向百姓收稅越低,那他們的負擔就越輕,是不是?”
朱元璋聽得有點愕然,因為他確實是這樣認為的,但是從這語境中能聽出來,這似乎是錯的?
可是,這怎麼可能錯呢?
於是,他便帶著一些疑惑問道:“難不成這還有別的說法?”
不只是他了,就連朱標和馬皇后也是一樣,對此有疑惑:百姓的稅收越低,負擔就越低,這不是常識麼?
朱海軍看他們的表情,心中有點得意,看看,大明朝最有名的幾個人,學識還不如自己這個普通老百姓呢!
想著這個,他便興奮地說道:“這個先不說,我們先來說第一個問題。”
“總結來說,你是輕視了商人在社會經濟活動中的重要作用,只是看到了他們的負面而已。為什麼這麼說呢?”
“商人的存在,會讓商品有流通的可能。比如南北貨物互市,會平抑非當地商品的價格上漲。道理很簡單,商品多了,價格自然會下來。那麼購買商品的百姓便會獲益,這個能想明白麼?”
聽到這個問話,朱元璋點點頭。雖然這個說話方式比較特別,但是道理並不難理解的。
於是,朱海軍便繼續說道:“商人正面作用的另外一個表現,就是我生產的貨物如果在本地賣,最後賣不出去會堆積的話,那我是不是不會再繼續生產;但是,如果我生產出來的貨物都被商人販賣去了別的地方,生產多少就販賣多少,那我是不是會積極生產?“
“這麼一來,一個簡單的事實便是,本來我一年就做一百雙鞋而已,可是因為鞋子都能被商人販賣走,所以我一年能做兩百雙鞋了。我的收入是不是會增加,這個社會上鞋子的數量是不是會增加?同樣的道理,可以用在其他所有貨物上,社會的物資就會因為商人的販賣而變得多起來。這個道理,能明白了麼?”
道理確實是這麼一個道理,但是朱元璋還是不服氣的,當即說道:“但是,商人在這個販賣的過程中,不是生產,卻從中賺取了極大地利潤,不勞而獲,是否可惡?”
一聽這話,朱海軍有點無語,稍微想了下,然後才回答道:“商人確實不是生產,但是他們販賣這個過程,也是付出了勞動的,也要有勞動報酬,這不合理麼?至於他們賺多賺少,這是要看他們的本事,如果眼光太差的話,也有虧本的可能!”
朱元璋聽了,眉頭一皺道:“商人的天性,會讓他們極力壓低收購的價格,去壓榨普通百姓,而後在賣的時候,又會極力抬高價格去壓榨普通百姓,這是不是也是事實?”
朱海軍聽了,當即哈哈一笑,然後才回答道:“那是肯定的了,這個時候,就需要朝廷來管理了啊!”
朱元璋原本感覺朱海軍很是為商人說話,以為他會否認這個說法,結果沒想到,他並沒有否認這個說法。
於是,他就有點好奇地問道:“那朝廷該如何做?”
朱海軍聽了,想也不想地說道:“打擊壟斷,你說的情況,是隻有獨門買賣的時候才會任由奸商說了算。可要是很多商人都在買賣,他們互相競爭之下便會壓價,最終價格不管是收購還是賣出去,都不會太過離譜。如果普通商人之間結盟用相同價格,難以形成競爭,還可以由朝廷出面設立官商,只要官商的價格合理,那民間商人就只能是官商價格上下浮動而已。”
聽到這話,朱元璋陷入了沉思,稍微過了一會之後才問道:“官商?這不是與民爭利了麼,怕是不大好吧?”
說到這裡,他甚至還舉例說道:“朕一直以來,都很注意這些的。就前兩天,地方上有官上奏,說是發現鐵礦請求設鍊鐵所,就被朕給杖責流放,伱說,一有好的東西,就想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