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引出了血案(第1/2 頁)
朱海軍他爸就站在邊上聽,見兒子結束通話了電話,便果斷說道:“這小子怕是在騙我們,就他那嘴笨得和豬一樣,能這麼快有物件?”
朱海軍他媽一聽,頓時不樂意了,轉頭看向他道:“你平時不也是嘴笨,當年談戀愛的時候咋就那麼能說了?”
朱海軍他爸聽了,頓時無言以對,便轉移話題道:“行吧,就按這個配方做做看,如果確實好吃,我們自己店裡也能賣,反正不可能指望海軍能在網上賣!”
聽到這話,海軍他媽沒幫他說話了,反而點頭說道:“我們海軍當初高考志願都是選電腦,自己都知道不是搞銷售的料,我是他媽,這個可不說瞎話!網上就不指望了,自己店裡能賣,多少也能多賺點!”
兩口子達成了一致意見,便開始商量怎麼按配方試試看了。
………………
朱海軍這邊,在接下來的幾次和明朝朱標的對話,都用來打知識傳授的基礎,包括度量衡和常見說法的統一。那些工匠的問題,也一個個給予瞭解決。
不管是朱標,還是朱元璋,對於朱海軍這邊也隨著解決問題的進度而變得更為好奇和佩服起來。
因為他們都知道,朱海軍其實不是水泥和玻璃方面的匠人,但是他解決那些工匠問題的能力卻很強,很有那種水泥和玻璃方面的匠人宗師的感覺:有問必答,有答必能解決問題!
等到第二天傍晚時分的對話時,在水泥和玻璃製造方面的問題,基本上就解決得差不多,就等窯子建好試生產了。
朱元璋的心情變得非常好,當即又向朱海軍表達了感謝,隨後有點感慨地說道:“叔也是看出來了,那些工匠中能識字的,對於你的說法能更快接受。由此看來,識字的普及,真得是非常有必要!”
說到這裡,他想起一事,便又問朱海軍道:“你那邊是都只有簡體字了?”
漢字的簡化,在秦統一天下時規定小篆為官方用字時,就完成了一次簡化歷史;而當隸書成為主流書寫形式時,其相對於小篆更為簡潔易寫,算是又一次完成了簡化漢字。這些,是朱元璋知道的。
朱元璋不知道的是,清末民初時再次開始提倡簡化漢字,代表人物是陸費逵。不過大規模簡化漢字還是要到1950年代,採用了大量已經流行於民間的簡體字,並對一些繁體字進行了簡化和規範的《漢字簡化方案》。
此時,朱海軍聽到朱元璋的問話,先是點點頭,正想說話時,忽然想起什麼,便馬上回答道:“這倒也不是,個別地方還有用繁體的,比如說銀行記賬,那些數字就是用繁體的漢字,筆畫就比較多!”
朱元璋一聽,有點意外,當即問道:“你說數字是繁體漢字,筆畫較多?不是一是一橫,二是兩橫,三是三橫這樣麼?”
這裡還有一個笑話,就說有外國人學寫漢字,學了一二三的漢字之後就覺得很簡單,表示學會了。然後寫個千字,寫了一千個一橫,寫崩潰了!表示漢字太難了!
朱元璋雖然不知道這個笑話,但是對於漢字的一二三怎麼寫,他是非常清楚的。這筆畫之簡單,明顯和朱海軍所說不同。他就納悶:不是按常理來說,他這個時代是筆畫多的,朱海軍那個時代才是筆畫少的麼?
此時,朱海軍聽到朱元璋的話,想也不想地說道:“當然不是,銀行記賬用的漢字比較複雜,你沒見過麼?”
朱元璋還不懂什麼是銀行,但是他很清楚一二三怎麼寫,別無他法,便搖搖頭,給予了否定回答。
朱海軍一見,便有點好奇,當即對朱元璋說道:“這就有點奇怪了,我查下這數字繁體字是什麼時候的事?”
說完之後,他切換軟體一查,然後便呆住了。
過了一會之後,他才切換回時空通訊軟體對朱元璋說道:“你絕對猜不出來是誰發明了這個數字繁體字?”
朱元璋聽了,當即微笑著說道:“那是自然,叔又不是神仙!”
他和朱海軍相差了六百四十二年,世界都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沒有一點線索的,要能查出來就有鬼了!
朱海軍要是剛開始時空通訊的話,可能會提供線索讓朱元璋和朱標去猜,因為那樣對他來說比較好玩。
但是,如今他和朱元璋和朱標對話已久,就沒去做那些沒多大意義的事情,而是直接告訴道:“數字的繁體字,是叔您發明出來的!”
聽到這個答案,朱元璋自己都愣了下,有點想不明白道:“我去發明數字繁體字?”
說實話,他自己覺得有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