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滿宮多少承恩者,似有容華妾也無(第1/2 頁)
與此同時,在皇宮的深處,晨曦初破曉,金色的陽光透過雕花窗欞,灑在皇帝寢宮的每一個角落,為這莊嚴而神秘的地方增添了幾分溫暖與生機。寢宮內,龍涎香嫋嫋升起,與空氣中淡淡的脂粉氣息交織在一起,營造出一種獨特的氛圍。
皇帝坐在銅鏡前,閉目養神,享受著這難得的寧靜時光。而站在他身後,正細心為他梳理長髮的,是平日裡並不得寵的賢妃。
賢妃的手法輕柔而熟練,每一梳一理都透露出她多年來的宮中生活所練就的沉穩與細膩。然而,在這平靜的表面下,卻隱藏著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
賢妃曾是東宮中的一名普通丫鬟,陪伴在先皇后身邊,度過了那段太子妃的歲月。她性情溫婉,深得先皇后的喜愛。一次偶然的機會,她被皇帝寵幸,從此踏入了後宮的旋渦之中。然而,這份突如其來的恩寵並未給她帶來多少喜悅,反而讓她更加謹慎小心。先皇后非但沒有因此嫉恨於她,反而對她更加寬厚,甚至一路提拔她至嬪位,讓她得以在後宮中擁有了一席之地。
然而,好景不長,皇帝對皇后的冷淡態度,也讓賢妃在後宮中的地位變得微妙起來。她雖得皇后庇護,卻因皇帝的偏見而備受冷落。每當夜深人靜之時,她總會想起先皇后的音容笑貌,心中充滿了對那段美好時光的懷念與對皇后恩情的感激。
皇后暴斃的訊息傳來時,整個後宮都陷入了混亂之中。貴妃小妹被皇帝強行冊立為繼後,她的強勢與霸道讓後宮眾人敢怒不敢言。太后雖有心制衡,卻也力不從心,最終只能將她封為賢妃,以圖平衡後宮局勢。
然而,賢妃本性軟弱,和先皇后一樣是個任人拿捏的軟柿子,這個封號對於賢妃來說,卻更像是一種諷刺。她深知自己在後宮中的處境,更明白繼後對她的敵意與防範。
當年,賢妃曾試圖將年幼的嚴孤山接入自己宮中撫養,希望能在這冷漠的皇宮中給予他一絲溫暖與關愛。然而,這個簡單的願望卻被繼後無情地拒絕了,這一事件更是讓她在後宮中孤立無援。
時間如白駒過隙,兩年前太后的離世讓後宮的局勢更加微妙複雜。繼後的勢力愈發囂張跋扈,幾乎到了一手遮天的地步。而賢妃,這個後宮中唯一的妃位之人,卻更加被邊緣化了。她不再奢望皇帝的寵愛與關懷,只希望能在這深宮之中保持一份清醒與獨立。
然而,命運似乎總愛與人開玩笑。昨天,鄭長憶呈上的那枚瓔珞,如同一顆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面,激起了層層漣漪。皇帝對繼後的疑慮因此而生,他心中煩悶不已,便召來了賢妃陪伴左右。
燭光搖曳,映照出兩人一坐一跪的身影,空氣中瀰漫著一種難以言喻的緊張與期待。皇帝輕輕啜了一口茶,目光深邃地望向跪在面前的賢妃,那眼神中既有審視也有幾分不易察覺的關切。
“賢妃,你且告訴朕,平日裡繼後對宮中的妃嬪們,是如何相待的?”皇帝的聲音不高,卻自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氣勢,讓人心生敬畏。
賢妃聞言,心中一緊,手指不由自主地揪緊了衣角。她偷偷抬頭,迅速掃了一眼皇帝的神色,又慌忙低下頭去,聲音細若蚊蚋:“回陛下,皇后娘娘……娘娘她待人和善,對臣妾等皆是關懷備至。”
皇帝聞言,眉頭不禁微微一皺,顯然對這個回答並不滿意。他放下茶杯,目光如炬地盯著賢妃,彷彿要穿透她的偽裝,直達她的內心深處。“哦?真是如此嗎?那為何朕見你比去年年宴時消瘦了許多?先皇后去世已有十年,你看起來卻像是蒼老了二十歲。”
賢妃的身體輕輕一顫,眼眶瞬間泛紅。她深吸一口氣,努力平復著內心的慌亂與恐懼,但聲音還是不由自主地帶上了一絲哽咽:“臣妾……臣妾有罪,臣妾年華老去,容顏不再,讓陛下瞧著生厭是臣妾的過錯。”
皇帝看著賢妃那強忍淚水的模樣,心中不禁生出一絲憐憫。但他知道,現在不是心軟的時候。他必須問清楚繼後的事情,還後宮一個清淨與公正。於是,他再次開口,語氣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堅決:“賢妃,你抬起頭來,看著朕的眼睛。朕今天想聽的,不是你的自謙與自責,而是真話。”
賢妃聞言,心中掙扎片刻,最終還是鼓起勇氣,緩緩抬起了頭。她的目光與皇帝交匯,那一刻,她彷彿看到了自己多年來的委屈與無奈都凝聚在了那雙眼睛裡。她深吸一口氣,終於開口,聲音雖輕卻異常堅定:“陛下,臣妾斗膽直言。皇后娘娘雖貴為六宮之主,但她的行事作風卻令臣妾等人心寒。她一手遮天,對臣妾及後宮眾人多有苛責,稍有不如意便嚴懲不貸。臣妾不敢說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