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也好笑,又堪嗟(第2/3 頁)
仿,但平日裡並無多少交集,更談不上深厚的交情。他們出身名門,自幼便享受著家族的蔭庇與特權,對於朝政之事往往敷衍了事,更多的時候則是沉迷於聲色犬馬之中,不可自拔。
“公子,這些人……”金環見狀,低聲提醒,語氣中滿是對公子的擔憂與不解。鄭長憶輕輕擺了擺手,示意金環無需多言,他深知自己身為朝臣,即便不願與這些人為伍,但在這樣的場合下,也不得不顧及顏面,前去應酬一番。
,!
“罷了,既來之,則安之。”鄭長憶輕嘆一聲,轉身對金環說道,“你且在此等候,我去去便回。”說罷,他整了整衣襟,邁步走出包廂,留下金環一人在內,心中五味雜陳。
樓下,那些官員見到鄭長憶下樓,紛紛迎了上來,臉上堆滿了諂媚的笑容,彷彿與鄭長憶有著深厚的交情一般。“哎呀,鄭大人,真是好久不見啊!今日能在此偶遇,實乃緣分!”一人率先開口,語氣中滿是恭維。
鄭長憶微微一笑,那笑容卻未達眼底,他淡淡地回應道:“原來是李大人,幸會幸會。諸位大人也是好雅興,竟也來此消遣。”他的語氣不卑不亢,既不失禮數,又刻意保持著距離。
“哈哈,鄭大人說笑了,我等不過是藉此機會放鬆放鬆,哪裡比得上鄭大人日理萬機,為國操勞啊!”另一人接茬道,言語間雖帶著幾分自謙,但那份優越感卻難以掩飾。
鄭長憶心中冷笑,面上卻不露聲色,只是淡淡地點了點頭,與他們寒暄了幾句。這些世家公子哥,平日裡仗著家族勢力,在朝中橫行霸道,對於鄭長憶這樣的寒門子弟,雖不敢明目張膽地打壓,但暗中的排擠與孤立卻是少不了的。
李大人見鄭長憶神色淡然,似乎並未將他們的話放在心上,心中不禁生出幾分不滿。他故意提起白天皇帝將軟禁的太子放出來的事時,他的臉上洋溢著一種得意的笑容,那是一種幸災樂禍的表情,彷彿他早已預知到這將成為鄭長憶的尷尬時刻。他的眼睛閃爍著狡黠的光芒,嘴角微微上揚,形成了一個微妙的弧度,既是在嘲笑鄭長憶的不識時務,也是在炫耀自己對於宮廷動態的敏銳洞察。
“太子殿下乃是國家根本,能得聖上開恩,自然是好事一樁。”
他的語氣平靜而淡然,沒有絲毫的波瀾,這已經是今日不知道第幾個讓自己煩心的人了,彷彿真的只是在談論一件與自己無關緊要的閒事。但李大人卻聽出了他話中的疏離與戒備,心中更是氣不打一處來。
他冷笑一聲,繼續說道:“鄭大人真是巧言令色,難怪陛下這麼‘喜愛’你,只是不知這馬屁拍到了馬蹄子上,又該如何是好呢?”
這話一出,周圍的官員紛紛投來戲謔的目光,有人甚至低聲竊笑起來。他們都知道李大人與鄭長憶素無交情,今日這番話顯然是故意找茬。而鄭長憶,卻彷彿沒有聽到一般,只是輕輕抿了一口茶,眼神中透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寒意。
另一個官員見狀,也加入了嘲諷的行列,他故作關切地說道:“鄭大人啊,你可得小心了。太子殿下這一出來,怕是要好好清算一番舊賬了。你那些個‘忠心耿耿’的諫言,可都是直指太子殿下的不是呢。”
這話說得極為刻薄,分明是在挑撥離間,想要看鄭長憶的笑話。然而,鄭長憶卻只是淡淡一笑,沒有絲毫的動搖。他深知自己行事光明磊落,問心無愧,又何懼這些無端的指責與誹謗?
正當他準備開口反駁時,金環趕了過來:“公子,時候不早了,我們該回去了。”他的聲音中帶著幾分懇求與擔憂,顯然是不想讓鄭長憶繼續留在這裡受辱。
鄭長憶見狀,心中湧起一股暖流。他感激地看了金環一眼,正欲開口應允,卻被那些官員攔了下來。他們一個個面露不悅之色,彷彿金環的到來打擾了他們的雅興。
“哎呀,鄭大人的奴才好不懂規矩,咱們鄭大人難得有此雅興,怎能說走就走呢?”李大人故作驚訝地說道,隨即話鋒一轉,“來來來,咱們再敬鄭大人一杯,祝他前程似錦,步步高昇!”
說著,他便強行拉著鄭長憶往包廂深處走去,其他官員也紛紛跟上,將鄭長憶團團圍住。他們輪番上陣,一杯接一杯地往鄭長憶手中塞酒,彷彿要將他灌醉才肯罷休。
鄭長憶心中雖有不悅,但礙於情面,又不得不一一應付。他強忍著不適,一杯杯地將酒飲下,臉上卻始終保持著得體的笑容。然而,隨著酒意的逐漸上湧,他的眼神也開始變得迷離起來。
金環見狀,心中焦急萬分。他幾次想要上前勸阻,卻又被那些官員攔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